在风雨激流中书写担当——南平防汛抗灾工作侧记
2019-07-16 02:21:5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预警:科学防灾于未然 一声巨响,山体、沙石倾注而下,数座民房瞬间被淹没,邻近十多座房屋也不同程度受损。突发于浦城县下胡推村的泥石流,因为气象预警预报信息传递及时,群测群防及技术人员巡查到位,村民提前转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无独有偶。在建瓯市阳泽村,值班室里响起了村里内河告急的预警电话后,全村两委干部立即行动,查勘险情、加固路基、疏通水道,封锁内河桥梁及进出口,入户撤离低洼地带村民和财产。在建阳区莒口镇华家山采育场,当地党员干部根据雨情雨势的科学判断,作出了及时处置,在来势汹汹的山洪泥石流暴发前转移了危险地带群众,避免了采育场及附近村的人员伤亡,也尽可能地减少了经济损失。 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为防汛抗灾决策提供更为精准的参考;自然资源部门灾害点巡查、自然灾害突发预警,科学转移存在安全隐患的群众;交通部门实时公告道路情况,为抢险出行提供有效信息……相信科学、依靠科学、运用科学,打好防汛抗灾的主动仗,我市下好“科学精准预报预测”这一先手棋。 作为全市防汛抗灾工作的“大脑”和“信息处理中心”,在防汛关键时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始终处于高效有序运作的“火热”状态—— 大厅的荧幕上,滚动显示着不同画面,24小时跟踪天气、雨情、水情和汛情变化; 水利、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运用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科学研判,集中会商; 及时与重点地区进行点对点视频连线,指挥调度更为精准; …… 7月5日6时,启动了防暴雨洪水Ⅳ级应急响应,7日9时,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9日9时,再将防暴雨洪水应急响应等级及时提升至Ⅱ级……一条条精准预报预警指令不断地从这里发出,各地各相关部门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气象预警、突发预警,防汛抗灾工作有效有力开展。 抗灾:那些亮眼的“风景” 有一种坚守,叫不忘初心;有一种使命,叫勇往直前。 “我们必须进去,把人员转移出来!”松溪县长江村党支部书记范代接、村主任兰祖春一同前往福当山凉山寺救人,车行长巷村桥头时发现前方路面被淹。前方有灾情、有群众,“必须进去的信念”给足了他们勇气,在采取周全的策略下,他们慢慢靠近被困群众。最终,3名受困群众被成功救出。 老同志前方带头,新同志也未掉队。7月9日是光泽县法院新招录速录员报到的日子,刚来报到的范剑锋毫不犹豫跟随老同志们前往一线。帮助群众抱孩子、扶老人、转移贵重财物,范剑锋在洪水里奔波数小时,当日12时,受困群众全部疏散撤离,在洪峰到达前完成了这场“生死营救”。 在武夷山,基层党群工作者郑延跟随挂村领导陈洪、上村村第一书记张秀珍一同巡查险情时,发现并解救了双脚陷入塌方黄泥中的50多岁村民吴细英,给她饼干充饥,一路护送她安全到家。 滔滔洪水,见证了党员本色;灾难面前,彰显了责任担当。 浦城上水南桥头匡山酒厂后山发生山体滑坡,近20名群众被困,其中包括3名行动不便的老人,消防队员立即采取行动,一一救出被困人员,而当人员全部撤离的那一刻,山体再次发生大面积滑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被救人员和消防队员回想起当时情景,仍心有余悸。 邵武五一路洪水漫灌,水上漂浮着居民存储的柴火和带有钉子的木板,老鼠在水面上乱窜,各种难闻的气味令人作呕,当地城管队员们顾不上这些,几人分工合作,或背、或扛、或扶,把被围困群众安全转移。 国道205线建瓯徐墩路段多处发生滑坡,30多辆车辆滞留路上,建瓯交警赶赴现场处置,却被泥石流挡在外沿,他们毫不迟疑,一人找来一根木棍,变身“拐杖”突击队,绕行数公里前往解救被困人员。 与洪水抗争、与时间赛跑,他们是抗灾一线的“风景”,用行动谱写了一曲防汛抗灾的“战歌”。 |
相关阅读:
- [ 07-12]南平全市防汛抗灾视频会召开
- [ 07-11]浦城县卫健局全面开展防汛抗灾卫生应急工作
- [ 07-11]持续奋战抓实防汛抗灾 群策群力抓好恢复重建
- [ 07-10]发扬连续作战精神 全力以赴防汛抗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