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浅谈闽北数字信息产业发展

2019-06-02 04:11:06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以数字经济和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新产业发展时期,数字信息几乎涉及所有经济社会领域,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模式和创新先导。2019年南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立足生态优势,牢牢把握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数字信息产业,是提高我市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

一、放眼国际,充分认识数字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数字信息产业是创新经济、绿色经济、开放经济、共享经济,是代表未来的新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新引擎。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数字信息产业是世界经济的未来。目前,美国数字信息产业占GDP达33%,其国家层面设立数字经济顾问委员会;英国数字信息产业占GDP达7%,出台《数字信息战略》,建设数字化强国;德国发布《数字战略2025》,全面实施工业4.0;日本提出建设“超智能社会”,将网络与现实空间融合发展。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去年有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等5家数字化企业,目前中国的腾讯、阿里巴巴市值均超过4400亿美元,也首次跻身全球市值前十。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数字信息产业将占据全球经济的重要位置。

目前,数字信息产业已成为中国发展新动能。我国从1994年接入互联网,短短24年,中国已成为拥有7.51亿网民的互联网大国。近年来,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电子商务系列政策措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行动的实施,数字信息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据统计,中国数字信息产业规模达3.37万亿美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9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30%,约占全球的39.2%;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12.2万亿美元,位居全球之首。刚刚过去的2018天猫“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阿里巴巴天猫平台销售额2135亿元、物流订单于23点18分09秒突破10亿,刷新全球纪录,彰显中国数字经济最新成果、彰显中国经济新动能。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将达16万亿美元。

从各地发展实践看,在数字信息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领先一步就意味着领先全局,就可能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比如贵州,是一个地处西南地区的欠发达省份,但近年来,通过发展数字经济,贵州的GDP增长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的前列,数字信息产业已成为他们新的增长极,大有实现后发赶超的态势。因此,闽北推进数字信息产业发展,既是大势,也是大局;既是重大机遇,也是必然选择。这是闽北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必由之路,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举措,甚至是闽北缩小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换道超车的必然要求。

二、立足现实,深入分析闽北数字信息产业亮点和不足

从南平市数字信息产业发展看,全市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数字信息技术与工业企业、现代物流、全域旅游等产业加快融合。具体亮点有:

1. 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市出口光缆路由11条,出口带宽总容量6T。网络城市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城区用户宽带接入能力100Mbps,乡镇用户宽带接入能力20Mbps以上。全市主要区域实现4G网络广覆盖,全市双向数据业务覆盖率90%。

2.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全市有电子商务园区11个、县级运营中心8个、镇服务站79个、村服务点408个;2017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367亿元,比增13.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8.99亿元,比增33.7%。有跨境电商企业60余家,电子商务企业2107家、网店13848个、从业人员32000多人。

3.数字信息产业初现雏形。2018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数字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4.4亿元,增幅10.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数7家,营收1.01亿元,同比增长44.9%。产业创新能力快速增强,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已建立1个国家级、3个省级、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以三金电子为代表的37家企业入选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4.“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化。一是互联网+农业。全市农村电商有县级运营中心8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数量487个(含镇服务站79个,村服务点408个),农村电子商务“一中心六体系”初步建立。建瓯、邵武、武夷山、光泽、政和、松溪等列入国家、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二是互联网+旅游。武夷山作为我市5A级重点景区,已基本实现智慧旅游,为南平市智慧旅游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全市34家旅行社接入智慧旅行社云,所有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星级宾馆等近百家涉旅企业纳入智慧旅游大数据网评系统,实现智能组接团及内部管理等服务功能。三是互联网+医疗。对“健康云”进行扩容改造,打造统一的智慧健康应用基础架构支撑平台,为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乡村一体等信息系统提供硬件支撑,也为我市中小医疗机构提供云计算服务。四是“互联网+双创”。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其中竹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列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为备案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孵化器现有入驻在孵企业36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主要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领域。

但是,我市数字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着“散、小、低、弱”的情况。散,就是数字信息产业资源散落化、碎片化。全市数字城市建设统筹不够,缺乏全市统一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各县(市、区)由于发展数字经济条件不同、需求有别,因此,各地发展数字经济各自为阵,侧重点也不同,这可能造成全市的建设目标与方向不一致。同时,各部门各行业因上级要求不同,各自建库,互相不兼容,导致基础重复投资建设,且资源分割厉害,甚至产生信息壁垒、信息孤岛等问题。小,就是数字信息产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少。2018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2.9亿元,实现规模以上数字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4.4亿元,只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千分之八,对全市GDP的贡献极为微小。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仅7家,营收仅1.01亿元,平均一个县市区还没有一家规上企业。低,就是数字信息产业智能化水平低、产业业态层面低。智能制造投入环节层面低,对智能制造的认识只停留在生产环节的自动化,不愿意加大企业管理、产品设计、解决方案、支持服务等环节的投入。智慧农业水平低,存在着布局分散、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智慧旅游发展水平不高,我市的智慧旅游除武夷山市初具规模外,其它县市建设相对滞后,智慧旅游未能对整个南平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有效助力。弱,就是数字信息产业技术力量弱、创新能力弱。我市数字信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力量弱,创新能力差,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效的产业协同效应。此外,我市在基础环境、大数据发展、人力资本环境等数字经济支撑条件上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城市,制约了创新能力发展,也制约了数字经济发展。


三、着眼未来,有效把握闽北数字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正在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把握历史机遇、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我们要顺应时代大势,注重分析 数字信息产业发展趋势,有效把握我市数字信息产业发展方向,推动数字信息产业更快更好发展,为闽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一要全力推进、融合发展。数字信息产业已经、而且还在深刻影响着所有行业,甚至是重构和再造了很多产业,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信息产业发展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巨大作用。要举全市之力推动数字信息产业发展向各个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加速渗透,使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支柱。要鼓励引导企业特别是传统工业企业树立数字信息产业发展思维,将数字信息产业发展融合于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高效协同供应链管理、营销管理和物流体系,实现市场需求智能化感知和动态响应。要积极推动数字信息产业发展在服务业中的广泛普及和深化应用,推动金融、商贸、物流、旅游等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改造和网络化经营,延伸服务产业链,显著提升服务水平和附加价值,推动服务业高端发展和向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

二要结合实际,突出应用。只有对数字信息产业技术进行充分开发利用,才能更快更大地产生社会效益和价值。要加强政务应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数字信息化政务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和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服务系统,加快建设在线公共服务与政民互动的新技术新业务手段,提升互联网时代的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要加强民生服务应用,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普惠化公共服务体系和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强数字信息产业发展在教育、医疗、社保、交通出行和社会治理等各领域的应用,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要加强城市管理应用,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运行、建筑节能、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便民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紧密结合,促进城市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城市管理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

三要共建共享,形成合力。推进数字信息产业深度应用,全方位地融合进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坚持共建共享,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参与,形成强大合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规划引导,统筹财政资金,支持数字信息产业相关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等,探索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信息化建设新机制。营造开放环境,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对数字信息产业企业及基于“互联网+”和分享经济的新业态,量身定制新的监管模式,给予足够的成长空间,进行合理有效监管。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快地区、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融合步伐,打破信息壁垒,连通信息孤岛,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的建设和应用,使信息共享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增强战略思维,敢于瞄准世界前沿,抓住国家大力实施数字经济战略的机遇,大胆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四要强化组织,落实保障。一是加强制度保障。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创新发展要求,针对数字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入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破解部门分割、力量分散、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配套建立政策制定落实机制,完善数字经济开放合作体制机制,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加强人才保障。完善人才培育的多元模式,引进实用性人才培训机构,鼓励与辖区内外校院、企业合作,培养一批数字经济人才。充分利用人才扶持政策,将数字经济人才纳入市人才工作重点和全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研究制定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办法,参照享受高层次人才待遇。同时,加大对信息化干部的综合业务技能培训,并优先将熟悉信息技术、具备较强综合协调能力的信息化干部选派到业务创新的领域和岗位,为数字经济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三是加强资金保障。引导产业投资基金更多投向关键领域和短板领域,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鼓励金融机构、大企业为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定向贷款、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四是加强数据保障。稳步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加强政企数据对接和互动合作,打通信息壁垒,建立数据共享大平台,引导数据有序流通。(董文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