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知青到顺昌县大干镇重温下乡岁月
2019-02-14 16:37: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东南网讯 2月12日,顺昌县大干镇武坊村来了一群老朋友,这15位古稀老人是50年前曾在这里下乡的知青,50年过去了,他们依然热爱这片土地、情系武坊。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老知青们寻找着当年的老路,走走曾经插队的自然村,爬爬曾经劳动的山田地,看看曾经落脚的村民家,寻找当年的影子,与乡亲们聊家常,五十载阔别故里,五十载魂牵梦萦,再次回来,眼看着整齐平坦的道路﹑环境优美的村庄﹑完善的基础设施,村民们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这都让曾经在这里插队的知青们不禁感慨万分。 在欢迎会上,大干镇党委、政府欢迎福州老知青回村,对他们当年为武坊村的建设做出的贡献表示深深的感谢,并把大干镇和武坊村近年来建设发展情况向知青们做了全面详细的介绍。随后,老知青代表也做了感慨发言,肯定了顺昌县的大变化大进步,并讲述了老知青们自行组织的“忆文”基金会由来。他们纷纷表示,过去大家得到了村民们的很多帮助,心里一直心存感激,希望能把这份感情延续下去,为第二故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据了解, 1969年1月25日,第一批知青来到这里,其中10人自告奋勇选择了条件最艰苦的武坊村,在之后的几年里陆续来了共计35人选择插队武坊村。其中有位乡村女教师,叫俞文,尽管来的时候已经患有血管瘤,仍然不怕艰难险阻,帮助村民挑担子、干农活。1978年知青们都陆续返城了,但俞文同志由于病情加重,在1989年因癌症逝世,其他的知青们为了纪念她,保留下乡那段珍贵经历和同志们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又为了回报帮助他们的武坊村民,在1998年8月组织成立了“忆文”基金会,资金全部由老知青们自发捐献。基金会主要以奖学金形式资助武坊村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孩子,金额1000到2000元不等,此外,还专门寄了一封给武坊孩子的信,信里写满了鼓励与希望,让高山孩子们更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更有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这不只是一种鼓励,更为许多贫困家庭解决了学费难题,帮助武坊村早日脱贫。(徐小金 文/图) |
相关阅读:
- [ 12-17]顺昌县大干镇举办2018届村(居)两委干部培训班
- [ 12-10]顺昌县大干镇召开干部职工集体谈心谈话会
- [ 11-28]大干镇开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黑恶势力和保护伞暨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部署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