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和平镇加强保护开发 提升旅游综合实力
2018-12-23 08:22:5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寒冬时节,记者来到邵武和平古镇。穿过古旧的谯楼,踏着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福建第一街”,在巷子深处,游浆豆腐的芳香扑面而来。 “‘街上石板当镜照,游浆豆腐百年酵’,古镇热闹了,我家的生意也红火了。”16日下午,在和平镇古街上,“80后”的“豆神豆腐坊”新掌门黄东华正舀起一瓢瓢豆花倒进模子里。“1400块豆腐,要赶明天一早的班车运到上海的酒店。当天晚上,在上海就能吃上咱们和平的豆腐。”黄东华自豪地说。 黄东华的父亲黄孝廉说,自从记事起,爷爷就在这条街上卖豆腐了。古街深处这家祖传的豆腐坊见证了和平古镇的风雨变迁。 和平镇历史文化悠久,在唐宋时期因其贸易往来繁荣昌盛而被称为“旧市街”,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坐拥一套保留完整、号称“福建第一街”的古街巷,保留了大量明清建筑。 黄孝廉回忆,改革开放之后,古镇就开始热闹了,日子也越过越顺,自家的豆腐坊就一直没关过。但随着市场经济浪潮滚滚而来,和平镇大部分年轻劳力外出打工,很多古民居空置,原先的一些古建筑如县衙门、谯楼、和平书院等都因年久失修、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而损毁严重。“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人少了,豆腐生意也变差了。”黄孝廉说,当时老街上见不到几个年轻人,自己家族200多平方米的老宅就只剩下他老两口守着。 2002年,和平镇迎来了腾飞,黄孝廉的豆腐生意火了起来。当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到和平镇考察时提出了“旅游兴镇”的设想,他说:“全国古城镇很多,和平是最具代表性的,值得好好地保护和开发。” 在黄孝廉10多平方米的小店铺里,挂着一张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来和平镇考察时参观豆腐坊的照片。“从那以后,和平镇变化就大了,一天一个样。”黄孝廉指着照片高兴地说。 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古镇?邵武市邀请我国文物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享有“古城卫士”美誉的阮仪三做古镇的规划。从2002年10月开始,经过八九个月的连续作战,《和平镇保护与整治规划》出炉,为打造古色古香的和平古镇指明了方向。 2011年,和平镇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本着“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特色鲜明”的原则,该镇精心策划、包装,综合考量古镇特色,对具有文物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的古建筑进行优先修缮与保护。同时,扬长避短,突出特色,着力在旅游线路设计、产品内涵提升、古街区域规划、“智慧旅游”布设和基础设施完善上下功夫,整合全镇资源,大力挖掘其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挖掘人文资源,发展集吃、住、行、游、购、娱、学、养为一体的古镇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古镇旅游综合实力。2016年和平镇被评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随着名气的提升,游客越来越多,和平豆腐也越来越好卖。黄东华辞掉在福州的工作,回到古镇,从父亲手中接过了祖传的豆腐坊,“豆神豆腐”获评“福建十大名小吃”。黄东华和父亲也一同入选为南平市级非遗传承人,他家的豆腐也走出闽北,端上了福州、厦门、上海等大城市的餐桌。(朱领军 刘建飞 柯明河) |
相关阅读:
- [ 10-04]文创赋能,和平古镇发力IP再造
- [ 03-05]电影《人间之光》于和平古镇实地勘景
- [ 01-25]和平古镇《家训的力量》荣获全国优秀国学教育文艺作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