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南平新闻 > 正文

强绿色产业 造科技新城

2018-04-18 08:35:3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合理布局产业结构

今年新区在原有三大组团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围绕南平市七大绿色产业,紧盯国企、强企,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增强发展后劲,推动武夷新区绿色发展。其中,兴田片区重点对接好国寿嘉园、世贸康养和佳龙文旅等项目,打造兴田文旅、康养基地。将口片区重点对接好鲁能胜地等项目,加快推进马拉松小镇等项目,打造集体育、文旅为一体的崇阳溪特色产业走廊。武夷高新技术园区按照生产、生态、生活相融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功能,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数字信息、电商专业园,积极推进巨电新能源、闽铝轻量化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动闽北物流快递分拨中心等项目开工。

站在五指山阁愿望崇阳溪东岸,一条崭新的双向八车道的童游大街呈现在众人面前,波光潋滟的林后水库点缀在这条“财富之路”旁,波光粼粼的湖水与武夷新区的开发建设融为一体。根据武夷新区城市功能定位的划分,位于崇阳溪东侧的新岭片区被定位为武夷新区的城市副中心,随着武夷新区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新岭片区正逐步体现出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其城市功能也将进一步完善。

武夷新区新岭城市副中心,将是继南林核心区之外,武夷新区经济流的高效聚集区,是城市中新兴第三产业的集中分布区,是城市空间结构分散化过程中核心CBD的外延部分,具有疏解或补充核心CBD的功能,并与之共同构成城市CBD网络系统。

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瞄准绿色、生态、健康的发展方向,加快推动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供给侧改革,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方向,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为路径,实现从发展初级产品向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

针对武夷新区的产业定位,重点发展壮大三大先进装备制造业。积极引导装备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壮大汽车及汽配产业、电力装备产业、食品加工装备产业等三大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制造、智能电网装备、智能农机装备、食品加工装备及相关系统集成服务,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和绿色化。

积极培育若干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先进碳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端铝合金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积极培育发展应用电子、云大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相关设备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培育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总成、动力电池等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技术与装备,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

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加快发展娱乐演艺、文化会展、影视传媒产业,深度发展工艺美术产业。重点开发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推动重点会展项目做大做强。着力构建传媒数字化生产平台。保护发掘传统演艺资源,培育现代演艺市场体系。

着力打造文化精品。以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为依托,深入挖掘南平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生态优势资源,推动朱子文化与武夷山生态文化深度融合、丝绸之路文化与茶道文化深度融合。推进特色文化元素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相结合,着力推动新区特色文化产品研发创新。

提升优势电子信息制造业。依托武夷智谷软件园,积极对接先进地区数字信息产业创新溢出和产业转移需求,重点围绕数据信息、大数据中心等领域,提升发展光机电一体化器件、智能终端配套零组件、物联网关键产品等电子信息制造业。

加快培育发展特色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大力引进数字信息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和本地化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支持开发本地特色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重点培育面向智慧旅游、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行业的特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积极发展数字信息产业新业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技术服务创新,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分享经济,实现生产能力分享、生活服务分享、教育资源分享、休闲度假资源分享等。发展数字社区经济,打造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和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