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头条 > 正文

产与城互动——武夷新区产城融合见闻

2018-04-09 09:02:4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4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邱冬勇)“生活工作两相宜,我的工作主要在武夷新区,周末带孩子到水之厅公园晒晒太阳,平时购物和出行都挺方便。”家住南平市武夷新区林后村的刘鹏经常带着孩子到水之厅晒太阳,除了做石材生意外,他最近还开始烧制建盏。“现在生意还不错,以后打算在武夷文旅广场开一家建盏体验店。”

刘鹏的幸福生活来自武夷新区产城融合的美妙乐章。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与人之间充满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一座发展中的城市,如果缺乏产业的支撑,就容易‘孤军深入’,城市功能就会受到限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就不能充分发挥。”一直以来关注武夷新区发展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丁长发说道。

记者了解到,在区域规划中,武夷新区规划先行,充分考虑产业和城市的有机衔接,坚持以规划引导城市建设,完善城镇空间形态,合理确定产业、居住、公共服务和生态用地比例,严格管制土地用途,科学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比如兴田片区,依托武夷山核心景区旅游优势,在产业定位上以旅游和生态养生为主,结合相关的产业定位,制定配套的城市发展建设规划,让产业和城市互相适应、互相促进。

今年,随着南平市行政中心搬迁步伐的加快,武夷新区将全面加快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要素向核心区集中集聚,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带动全局发展、优化投资环境、彰显新区特色的重点工程和产业项目,实现产业业态与城市形态的有机融合,推动产城互动。

“武夷新区坚持产城融合,加快完善新城功能和设施配套,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集聚人气、商气,提升城市的产业承载力。”武夷新区管委会主任邱建彬说。


为了进一步促进产业和城市的有机融合,武夷新区建立了“片区指挥长”制度,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片区指挥长对该片区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全权负责,统筹考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时兼顾”。陈小冬就是南林核心区的“片区指挥长”,除了项目建设外,他还要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状况:“俗话说,‘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虽然武夷新区在城市功能规划上,突出‘北旅南城’,但‘南城’不单是办公和住宅区,一些第三产业也可以适当布局在这里,比如我们规划了占地约200多亩的金融区,再加上以武夷文旅广场为代表的生活休闲区,武夷新区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将会是协调发展且互相促进的。”

武夷新区按照每个片区都要有支撑性产业项目落地的工作目标要求,围绕南平市“七大产业”定位,结合新城三大组团发展定位的不同,分别策划了不同的招商方案和产业发展计划。

兴田片区在武夷新区北部,靠近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区,因此重点推进文化旅游、度假养生和会展创意等产业,打造兴田体育、文旅、健康养生基地。

将口片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台高速和宁上高速在此交汇,高铁武夷山东站也坐落于该片区的洋墩村,根据城市定位,重点发展文化休闲、体育康养、物流商贸等产业,另外结合穿境而过的崇阳溪景观带,打造成集体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崇阳溪特色产业走廊。

邱建彬说,武夷高新技术园区作为闽北未来的城市副中心,按照“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生态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功能,打造武夷·智谷特色小镇,分别建有建窑建盏展示交易中心、海源新材料三期、闽铝轻量化车身二期等项目,将成为闽北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沿阵地。

此外,武夷新区还积极推进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美丽新区。通过建立“下级派单、上级接单”和“项目综合审批包”制度,采取“一线工作法”,通过扁平化管理,以具体项目为抓手,服务园区企业和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繁荣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做旺园区人气、商气、才气。

“在高新技术园区,有空间给我们拓展产业链,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对我们公司的发展十分有利。”福建省闽铝轻量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东贵对记者说,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需要一个合适的城市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我们寻找了很多城市,最后觉得武夷新区这方面做得不错。在武夷新区,我们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并且当年盈利,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