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清明,再沐哀思。4月5日是清明节,也是清明假期第一天,南平市将迎来祭扫高峰。市殡仪馆、公墓管理处预估,3日至8日,到延城公墓祭祖的群众约11万人次。为此,南平市公安、消防、民政、公交公司等部门单位提前做好了准备,积极为参加祭扫活动的市民提供服务保障,确保实现“平安清明、文明祭祀”目标。
绿色低碳新风尚
白菊花、黄菊花、波斯菊、百合等花束、花篮摆在花店显眼位置。3日,在延城解放路一家花店,记者看到,不少市民在挑选或预订清明祭扫时需要的鲜花。“我今天来订两束花,等清明假期时带去祭拜先人。现在都提倡绿色祭扫,鲜花祭扫更显清新、文明。”市民杨女士说。
“菊花还是市民祭扫时的首选,但也有部分市民会选购本土特色鲜花百合。”花店老板陈女士告诉记者,经济实惠的花篮是市民的首选,人均消费大约在30元左右,这几天花店也在加紧备存清明期间热销花品。
鞭炮免费换鲜花、“天坛信箱”、“黄丝带寄哀思”等活动在市殡仪馆、市公墓管理处已连续开展多年,今年依旧。“可以感受到,近年来,人们的观念在慢慢转变,祭扫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像是扫墓归来采一截松枝带回家的习俗,在我们多年倡导下,不少市民转变为系黄丝带在墓旁的树上以寄托哀思。”天湖陵园馆长助理王莉说。
王莉表示,为了环境美化,加强墓区管理,今年清明,天湖陵园在各墓区提供了专门的不锈钢纸钱缸。“过去,常有市民祭扫时未多加注意导致墓地草皮或一旁的绿化树被烧或被熏。今年我们新投入150个纸钱缸供大家使用,今后还会根据需要增加投放量,请市民爱护使用后归还原位。”
“防火弦”要绷紧
“清明时节祭祖忙,消防安全不能忘。可以利用网络、鲜花等方式祭祀,尽量不焚纸烧香,以防火灾事故发生。”清明前夕,市消防支队在各县(市、区)显著位置,利用楼宇、广场、宾馆等密集场所广播系统、LED屏滚动播放清明祭扫安全提示,宣传火灾防范常识。
去年,清明节期间,全市共发生火灾11起,其中清明祭扫引起的火灾事故3起,大多数为祭扫防火意识不到位引燃山边树木或家中家具而引起火灾。市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消防支队已提前介入,相关部门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加强重点祭扫区域的消防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咱们这45岁以上男同胞都是‘消防员’。”卧龙山公墓管理处主任、殡仪馆负责人胡敬兰说,单位每年都安排专人参加消防培训,单位内部每年也会组织2次安全培训,要求工作人员具备基本防火灭火技能。今年清明期间,卧龙山公墓雇用了25名保安,安排在卧龙山公墓和天湖陵园各观察点进行定点巡察,以应对突发状况。
市消防支队、市林业局提醒市民,祭祀时,如果焚纸烧香燃放爆竹,要远离可燃物,远离住宅、文物保护单位、易燃易爆场所、山林和草原。家中祭祀如要焚纸烧香,应在铁桶、铁盆等不燃容器内,并事先在边上准备一盆水,以防万一。焚纸烧香后,应确认香火已完成熄灭后再倒入垃圾堆;野外祭祀时,应先挖掘土坑,在坑内烧纸钱,最后用水或沙土清除残火。
便民志愿服务多
错开祭扫高峰,2日上午,王大爷一家来到天湖陵园祭扫先祖。祭扫后,他们坐在陵园搭建的服务点里纳凉休息。“这里的便民服务很周到,凉水、热水、药品等都备全了。”
清明期间,市殡仪馆和公墓增设有多个便民服务点。由于到天湖陵园的道路坡段较陡,为避免出现车辆安全事故,公交专线只开至天湖陵园山脚。下车点至天湖陵园沿路设有4个服务点,方便市民休息、饮水;卧龙山公墓在园区门口搭起了临时遮阳(雨)棚,供大家排队候车。
5日至7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安排160名志愿者到公墓开展便民服务。学院团委宣传干事雷栩艺说:“便民活动已连续开展9年,志愿者将帮忙引导人流上下车,对老人、儿童和行动不便者进行辅助。”此外,清明期间,卧龙山公墓安排有专业的医疗队伍到陵园做好医疗保障。
市殡仪馆、公墓管理处提醒市民,祭祀高峰将集中在5日至7日上午7时至11时,建议市民错峰、错时祭祀。(徐陆锋 吴建琼 严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