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南平新闻 > 正文

“三起”掀开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延平区畜禽养殖退养户转产转业侧记

2018-03-30 17:24: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讯(通讯员 詹国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回首展望,去年2月,市、区合力打响的集中整治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攻坚战”成绩斐然,无疑会在闽北绿色发展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完成拆除、关闭养殖场4469家,削减生猪存栏数216.97万头,4120户退养户由此转产转业,延平辖区流域水质持续向好,20条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

一年间,水变清了,山更绿了。而那3000多户退养户转产转型发展路子走的怎么样呢?连日来,笔者深入延平区有关乡镇对此进行了探访,他们中的许多人经过“阵痛”,在政府的大力引导、扶持下,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设施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和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踏上了与美好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的转型发展轨道,打开了生机勃勃的乡村产业振兴新局面。

现代设施农业昂起

阳春三月,生机盎然。驱车进入延平区太平镇曾厝村境内的南坪溪畔一个偌大的山坳里,但见坳里布满了一大片如云海一般的大棚。村干部告诉笔者,这是他们村生猪退养户曾禹銮、曾禹尧领头创办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工厂化产菇大棚。走进棚内,呈现眼帘的情景令人欣喜:

一排排的菌筒上长满了一朵朵香菇,有的绽开如伞,有的含苞欲放,远望去宛若一行行正在弹奏的音符……许多妇女正忙着把这些“音符”采撷进竹篓。

曾禹銮、曾禹尧曾是曾厝村有着十几年“猪倌”生涯的养猪大户,去年3月,他们响应政府号召全部拆除了猪场。猪场拆了后,虽然拿到了补偿费,可往后靠什么生活,他们曾一度迷茫过。后来,在区、镇、村各级干部的引导、帮扶下,去年7月他们创办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原来猪场上建设工厂化产菇大棚,并组织退养户108人从事食用菌栽培。

“事实证明,食用菌栽培是一个短平快的好项目,我们已经收获了两茬,产值有大几百万元,比较适合我们退养户发展,希望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曾禹銮由衷地对我们说,他们的合作社目前能日产栽培菌3万袋,年可实现产值千万元。今年,他们计划一面完善配套设施一面增加栽培的品种。

炉下镇瓦口村的退养户林昌天的全自动化高科技大棚里,一朵朵竹荪犹如一个个白雪公主那么可爱。“我这个大棚一亩投入要20多万。全部生产有机的绿色食品,满足人们对康养生活的新需求。”这样的大棚,老林建好的和在建的达40亩,都建在原来的猪场上。大棚上方的山上,老林新种了100多亩以红豆杉、罗汉松为主的名贵树木,并在林下养殖山西的麻鸡。“作为一个养猪大户,我退养了,转产了,就要转向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产业上来!我这里紧邻瓦口洋,政府正在谋划在那里建设一个湿地大公园,将来会吸引很多人来休闲观光,我的决心是把我这里也建一个休闲观光园!”林昌天的话豪情满怀:“我的麻鸡是在红豆杉林子里长大的,不卖个好价市场都不答应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