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专题 > 2017四比六促再攻坚 > 比贡献 > 正文

建瓯:运用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2017-12-07 20:44:5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江江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东南网讯(通讯员 范小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因此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要注重发挥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优势,运用好这人文自然资源。我们要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运用传统文化的论述,将发挥传统文化作用贯穿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过程。纵观过去的实践和当前乡村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运用的现状,运用好乡村特色历史文化对建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重视和创新运用的重要法宝。

地方特色历史文化是每个地方的特有宝贵精神资源财富。她源于地方,源于历史,当地群众往往在生活中已潜移默化认可,对其的接受自然、亲切,在加大宣传教育中能很快地融入。每个乡村一般都有她的区域特色文化。既使不明显,其所在县市大区域一定有,有的县市还特丰富,像建瓯建县史1800多年就有悠久灿烂历史文化。要找出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不难。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植于乡村,如一个乡村历史文化有多样,一定要找出与该乡村最匹配的特色文化内容,这取决于实践,“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运用地方传统历史文化列入重要内容,不断摸索创新。传统历史文化许多经历了封建社会等历史阶段,有些内容有其历史局限性,我们要取之精华。传统历史文化体现形式多样,有文献、家训、牌坊、民俗、村规民约、方言说唱戏曲、舞蹈、文物、古迹、传说等。既要大力挖掘,丰富内容,认真传承,又要积极保护,因为地方传统历史文化有的有一定的时间性、地方性,不小心会逐渐消失历史长河中。

要多层面挖掘运用地方特色历史文化。既可一乡(镇)一品,也可一村一品,一校一主题,具体因地而宜。像建瓯市房道镇乡村有万木林与杨荣历史文化、李默历史文化等。全镇而言,房道镇在宣传朱子文化等的同时,突出万木林与杨荣历史文化,以此为主题大力推介。就村级而言,有条件的,在推介传承镇级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主题的同时,推崇所在村的主题历史文化。如徐地村推崇所在村的李默历史文化;际村推崇所在村特色也是镇级主题的万木林与杨荣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要大用、巧用,努力构建文明村镇创建特色载体,塑造文明品牌。创建不能流于形式,假大空,华而不实,要接地气,量力而为,有可操作性、实用性,要新思维,以新风貌展现。唯这样乡村历史文化传承才富有生命力。房道镇两个均是全国文明村的安宁村、吴大元村分别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融入所在村的进士绍礼历史文化、畲乡文化,村民睦邻友好,和谐幸福,其中吴大元村还被省委文明办评为美丽乡村文明建设示范村 。

有着特别深刻内涵的山村历史文化,必须充分挖掘和运用,让其发挥最大效应,不能浪费。如房道镇与市林业等部门联合强力维护万木林优美环境,推介万木林历史文化,打造生态文明。杨荣家训已名扬四方,被收入省委文明办、省方志委、省妇联共同编纂的《福建家训》一书,位列众多家训的前三甲。万木林生态保护成效成为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典型例子,文章指出:“补上行动的短板,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近年来镇村积极修缮完善杨荣纪念堂、登瀛牌坊,建立杨荣历史文化墙,万木林系列故事入选南平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出版了大型画册《万木峥嵘》,启动了万木林生态宣教中心建设;配合市里拍摄制作了大型人文生态宣传片《神奇万木林》。为进一步弘扬际村先祖杨达卿“植杉一株,偿粟一斗”的造林善举,际村村民制定了“新万木林森林公园村民公约”。公约规定,凡是际村村民娶妻的,出嫁的,考上大学的,入伍参军的,有生小孩的,都要在新万木林森林公园种下一棵树等。此做法新闻获福建省新闻奖三等奖。并将一年一度的杨荣纪念日开发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杨荣旅游文化节,去年世界杨氏联谊总会执行会长特意从美国赶来参加。每年这天是这个有千年历史文化山村的最热闹日子。今年来自海内外的杨氏宗亲、市内外乡亲有4000多人。这精神文明范畴的内容已巧妙地与发展乡村经济结合起来。

再如同建瓯市的小桥镇阳泽村“百官”文化节,以历史名人为依托,以公祭、礼法为截体,承传千年家训,宏扬百官文化,以清正廉洁家风引领新一代,爱国爱家、有德有才,成为该镇文化建设的新亮点。该村郑氏先祖创建养蒙书院,教导后辈修德、重道、遵礼,形成一套启蒙教育体系,培养一批批清正廉洁的官员,宋高宗亲笔诏谕赠与“忠穆后裔,官林世家”, 养蒙书院至今保存着194位郑氏历代官员相像。阳泽成为闽北独一无二的“百官村”,“养蒙书院”在全国范围亦绝无仅有。今年该村隆重举龙池郑氏百官祭祀文化节活动,举行养蒙书院修缮落成典礼,台弯工党主席郑昭明等应邀参加。

如何让历史传统文化内在精髓入脑入心,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时代在发展,信息传输方式变化迅速。我们要把握时代脉博,运用现代科技通讯手段,占领意识形态传播前沿阵地。学习和掌握新方式规律、特点,做好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做到形式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举。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要推行“互联网+历史传统文化”模式,充分运用网站、短信、微信等新途径、新媒介,便捷高效地开展历史文化精神传递。近两年乡村在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宣传展示中,还时有运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收到了良好效果。今后还可组织文明家风微电影拍摄,历史文化传承活动微信直播,制作微信美篇专题,建立微信公众号,在微信中进行适时宜传、专题宣传。通过微信进行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等。如房道镇可通过微信举办杨荣历史文化知识网络竞赛、畲乡文化专题展播、文明风景随手拍手机摄影赛、杨荣家训书法展、家训学习心得征文,等等。当今几乎人人有手机,我们要通过手机时时传播,让地方特色历史文化成为山乡绚丽文明之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