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老卜的农机"变形记"
2017-09-18 17:03:0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吴杨珠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绿油油的田地里,一架无人机缓缓升起;不远处,浦城县石陂镇粮农卜正标正熟练地操作遥控器,精心配置好的农药被均匀地碰洒在田地里。"最近是进行植保的好时机,很多村民都请我帮忙打药。有了飞行器以后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喷洒时间,避免农药喷溅到身上,甚至还可以智能规划线路,真是没想到,连种粮都进入'智能'时代了。"卜正标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着告诉记者。 卜正标种粮有35年,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和农机专家,如今还是石陂镇利民水稻专业合作社和浦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双料"社长",农忙时节将近,他很是忙碌。"合作社现在共有农机40多台,价值500多万元,可以为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服务。"卜正标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爱好捣鼓机械,所以也格外喜欢研究农机,有什么新鲜的农机,他一定要第一时间买来"尝尝鲜"。35年弹指一挥间,老卜的农机也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变形"。"从最早的人力喷雾器、到后来的机械式喷雾器,再到现在的无人机,就光光是种粮的植保环节,我已经经历了三次'变形'了。" 1982年,卜正标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了自己的种粮之路。"那个时候喷洒农药都是使用人力喷雾器。不仅辛苦,还得时刻提防喷洒的农药随风吹到自己身上,极不方便。"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卜正标很是感慨,"有时要在大太阳底下喷上一天甚至更久。为了避免碰到喷溅的农药,还要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不然就会起一身疹子。"效率低,安全性低,这是卜正标对第一代植保喷雾器的总结。 2001年前后,浦城县的粮食产量虽然已经很大,但进行植保时普遍还在使用人力喷雾器。彼时,卜正标已经用上了手扶拖拉机、犁田机等专业农机设备,机械带来的便利让他萌生了购买机械式喷雾器的想法。"当时在报纸上看到别的地方有人开始使用了,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购入了自己的第一台担架式喷雾器。"卜正标说,机械式喷雾器喷洒速度快,但是依然避免不了喷洒溅出的农药碰到操作人身上的问题。"刚用上机械式喷雾器的时候我们非常高兴,效率高了非常多,就是随时需要人力操作这点比较麻烦。后来我们的机械式喷雾器又更新了至少10代,现在的机械喷雾器已经非常先进和高效了。"工作效率高,但是依旧要耗费人力,且安全性还有所欠缺,这是卜正标对机械喷雾器的总结。 2016年开始,卜正标紧跟时代潮流,用上了植保飞行器,按他的话说,标志着种粮也进入"智能"时代了。"从手动喷雾到现在用无人机遥控喷洒农药,我感觉自己就像做梦一样。"卜正标说,从自己懂事开始,就听说浦城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县,"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的说法让自己印象深刻。"这么多年过去了,浦城的粮食产量依旧在全省位居前列,我觉得,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自己的设备和技术,是我们县粮食产业一直稳步发展的原因。"卜正标坚信,自己会和浦城的粮食产业一起,发展得越来越好。(袁野)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