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漳墩“六月六”乌饭节

2017-08-10 08:36:5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7月28日适逢农历六月六,建阳区漳墩镇人民政府在碓后民族村老鸦窠自然村举办了盛大的“畲族六月六乌饭节”,笔者随畲族乡亲感受了一把火热的畲乡情谊,品尝了一碗甜甜的乌米饭。

上午九时,骄阳似火,老鸦窠的空坪上早早围满了身着畲族盛装的乡亲们。姑娘们身上的火红的“凤凰装”映衬蓝天白云,分外亮丽。

随着“凤凰与山客”情歌的开唱,拉开了“漳墩畲族乌饭节”的序幕。

“我是畲庄雷家人,今日打猎过山林,无才不敢与妹唱,黄铜难换真金银。”

……

每一句你来我往的情歌对唱表达了畲族姑娘和小伙深深的情谊。

与以往不同,今年的“龙角舞”由四个年青小伙承担主角,他们精壮的身体,灵活的腾跳让古老的“龙角舞”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来了,来了,狩猎舞来了。”观赏的上千名群众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一幕如同史诗般的画卷在观众面前呈现:飞砂扬砾,树影参差,狩猎人赤脚寻山,手持竹枪,腰缀弯刀,警惕的目光四下张望;温热的大地传来可疑的回音,循声而去,拨开草丛,窥斑见豹,狩猎人吹起牛角螺,雄浑壮阔的螺音响彻山谷,狩猎队迅速聚合,猎捕行动拉开序幕,形影之中,隐匿着畲族祖先千百年来刀耕火种的波澜岁月。

随后,《采茶舞》《伞舞》《竹竿舞》一个接一个精彩的畲族舞轮番上演,观众看得如醉如痴。曾在漳墩这片热土贡献了青春的热血的插队知青代表队也表演了一段瑜伽,身着蓝色畲族服装的雷作奴还唱了最具代表的《十二月花》畲歌。其间,畲族乡亲还给在场观众捧上一碗甜甜的乌米饭。

乌饭节的来历,传说是在唐朝时期“畲族人民”为纪念畲族英雄雷万兴而设定的。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六月六”这一天,畲家人都采集乌稔叶,家家都做乌米饭,一直流传至今。现今的“乌饭节”除了保留原有的习俗外,还载歌载舞,体现了畲族同胞的勤劳、勇敢、团结、友好、热情性格。

听完畲歌,赏罢畲舞,意犹未尽的人们开始三五成群前往祈福庙看提线木偶,感受畲族祈福氛围去了。

古老的祈福显得庄重而肃穆。建造于明崇祯年间的祈福寺内,20余名身着畲族服装的阿公和头插满鲜花的阿婆们,有的手捧佛珠,有的手持木鱼,有的拿着香袋,沿着一定的路线,走着“福禄寿喜”四个字,为家乡的亲人祈福。

据悉,漳墩镇是建阳区少数民族(畲族)的主要居住地,全镇现有畲族人口4000多人,分散聚居在漳墩镇25个行政村(居)中,其中陈元村、碓后村为全区少有的民族村,漳墩中学为南平市少有的民族中学。漳墩畲民在宗教信仰、节日活动、畲医畲药、服装服饰等方面保持了较为完整的民风民俗。2015年反映漳墩畲族祭祀的“龙角舞”代表南平市参加华东四省一市民间艺术节在安徽黄山演出并夺得金奖。

而漳墩畲民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引领帮助下,大力生产稻谷、烟叶、林木、毛竹、茶叶、笋干、锥栗、莲子等农产品,有些还出去经商办企业,畲民年均人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许多畲民盖上了新房,住进了新居,实现共同富裕。(王柳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