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南平民生 > 正文

侬拍拍平台:农副产品也可以上网拍卖

2017-06-06 09:07:3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初到福建侬拍拍农产品拍卖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侬拍拍”),陈翚董事长一见面告诉我的第一句话是“你要拍我,我也要拍你”,于是我便成为第二天侬拍拍微信上《致卓一家人的一封信》的素材。显然,这个身高一米八的董事长是个“厉害”的角色。

首创互联网+农特产品拍卖

1979年出生于福州的陈翚,是个凡事都力争第一的人。他说,“土地给了我前行哲学般深邃的力量,也一次次灌注了我心头关于青春和创新的梦想。”虽然出生在城市,但他却对乡村和土地有着一份深沉的爱。

一次出差,陈翚在建瓯偶然发现: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在各个村里进行采购时,采用的是竞价拍卖的方式。这不但解决了之前农产品销售传统定价方式的缺陷,也让农民可以根据需求竞价式销售农产品,体现了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陈翚经过半年的调研发现,农产品拍卖是今后的大势所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农产品”给农特产品销售带来新机遇。他决定将互联网引入农产品拍卖中。2016年3月,基于“拍卖+农业+互联网+金融+物流”理念的全国首个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侬拍拍正式上线。

侬拍拍亮相“6·18”

万丈高楼平地起。侬拍拍秉持着“以人为本、以农为本和以你为本”的理念,围绕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孵化,2016年5月在建瓯市成立了第一家子公司,建立建瓯农产品拍卖交易示范点,成功打造了农产品拍卖电子交易模式:结合农产品拍卖电子交易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拍卖交易的方式,把农产品从产区分销到全国各大销区。

2016年6月18日,福建卓一(控股)集团亮相第十四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通过6·18平台惊艳亮相,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农产品拍卖,也让相关部门开始关注这个项目并给予大力支持。侬拍拍以农产品电子交易为基础,积极尝试探索农产品线上拍卖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解决农产品在批发定价、交易、利润分配、供需信息匹配等方面的难题。并且,帮助没有劳动力的困难户卖出产品,助推精准扶贫。为此,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授予福建侬拍拍农产品拍卖服务有限公司“全国农产品拍卖试点单位”称号。

创新一直在路上

“通过6·18平台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并接受了侬拍拍。去年10月13日,福州华威新西营里农贸市场批发商欧女士清点140公斤建瓯锥栗后,侬拍拍的第一个订单就算正式落地了。”陈翚回忆道,“这些建瓯锥栗是欧女士前一天通过侬拍拍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竞得,我们的工作人员一大早就把货送到了店门口。”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刚推出不久的侬拍拍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6年10月,侬拍拍为30余万斤的建瓯农产品提供拍卖服务,月拍卖交易额首超百万元。其中,农产品类别涉及锥栗、冬笋、玉米、辣椒、黄瓜、柿子、柚子、百香果等当地名特农产品。同年11-12月,农产品拍卖交易额突破200万元。

陈翚没有被成绩冲昏头脑,在别人喝彩的同时,他注意到了侬拍拍存在的问题:“简单地把线下的拍卖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实现这个模式是错误的。建瓯线下拍卖已经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农民觉得没有必要到线上去拍卖,让侬拍拍拍卖的都是一些在当地卖不出去的产品。这种模式损害了原先做线下拍卖的经销商的利益。”

2017年1-3月,侬拍拍做了重大的改革创新,将平台进行了系统升级:为了更好地将农产品拍卖与互联网对接,侬拍拍与中国领先的农业互联网公司——北京奥科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农产品拍卖活动,借助双方优势,共同推进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产品市场上的优质优价。

此外,为了打造农业信息化企业合作联盟,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推动农产品上行,侬拍拍也和福建省最大的农业信息化领头企业——福建鼎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电子商务合作,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农产品上行。同时,侬拍拍不再拍卖所有农产品,而是拍卖具有地理标识的农特产品,将更多“一县一品”的品牌价值推广出去。

“在政府的扶持下,在政策的推广下,农产品区域品牌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农民不再像一开始那样担心互联网拍卖模式,他们也看到了线上拍卖范围广、用户多等优点。”陈翚对我们说道。

淘尽黄沙始见金。陈翚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创业,创新就更加不容易。我们侬拍拍还将继续创新下去,借助‘6·18’这样的平台继续扩大影响,让更多具有地理标识的农特产品上线拍卖!”(辜英 苏婷 王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