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研究制定系列人才政策 健全人才“生态链”
2017-04-28 08:32:2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近日,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了《关于加强南平市人才工作的十条措施》及6份配套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引育留用”人才“生态链”,推动人才“第一资源”向山区集聚,向基层下沉。 突出高端引才引智,我市将给予新引进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奖励返还、研发成果转化、子女入(转)学、随迁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优惠待遇。围绕我市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计划5年内遴选100家成长型企业,按照企业实际支付人才经费60%的标准,给予最高5000万元/年的集成式支持;支持100家企业设立首席科技官,给予最高200万元/年经费补助。借鉴省引进生模式,面向国内外著名高校,选拔引进一批建筑、水利、规划、经济等紧缺急需专业博士、硕士,前2年,分别安排担任市管国有企业副职、中层职务,2年后可调任综合管理类公务员,博士按副处级、硕士按正科级职务安排。同时,加强院士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建设,借鉴“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模式,柔性引进一批高端人才为我所用。 助力脱贫攻坚,我市将立足为基层和贫困地区补齐社会事业人才“短板”,实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储备计划,2017年计划招聘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和乡镇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共500名,给予7万或10万元的安家补助和相应住房保障;重点面向农村、面向贫困户子女应届高考考生定向委培乡村医生300名,乡村教师100名。着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依托地方院校开设地方特色专业,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行现代“师带徒”培养模式,每年遴选200名特色产业“带徒师傅”,帮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强化自身脱贫“造血”功能。 着力用好用活现有人才,我市将组织开展市第九批优秀人才选拔工作,并每年遴选一批市级技能大师、制茶大师、工艺美术大师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特色产业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市级以上优秀人才、技能大师建立个人工作室。计划5年内评选100名“创业之星”,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和项目担保、融资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组织实施大学生和返乡青年创业水平提升计划,在资金扶持、创业交流、创业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 着力创“优”人才环境,我市将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奖励60—120m2人才房或30—60万元购房奖励;对新到我市基层、企业就(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购房补助、租房补贴或人才公寓。同时,健全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和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开展人才服务重点问题专题督查,着力打造“宜业、宜居、宜心”的综合环境,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每年统筹资金不少于2亿元并保持年增长10%以上,每个县(市、区)年预算人才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 (蔡永晖 卓茹茵)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