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专题 > 2017百日攻坚战 > 聚焦县市 > 延平 > 正文

延平区府后路棚户区改造项目背后的故事

2017-04-18 15:24: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东南网讯(本网通讯员 张李子 詹国兵)18日,伴随着三台大型钩机隆隆轰鸣,一座五层高的老屋轰然倒下。至此,延平人记忆中最深刻、建成超过半个世纪的府后路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房屋全部拆除完毕。

作为市百日攻坚重点项目之一,本次府后路棚户区改造涉及居民53户,自去年11月28日突发火灾到第一户搬迁户入住新房,期间仅隔50天,整个搬迁过程进展顺利。府后路棚户区改造项目何以实现高效与和谐兼得?从最后一户的搬迁故事中可见一斑。

“满脸通红,听不进一句解释也不提任何诉求,劈头盖脸上来就是一顿骂。”作为此次动迁工作的第一线,前进社区党总支书记郑静对与这户人家的第一次见面依旧记忆犹新。和棚户区内其他居民急切、憧憬的心情不同,年近八旬的叶老伯夫妇抵触情绪很强。

让郑静没想到的是,在社区干部不厌其烦的耐心宣传下,六天后其余52户居民陆续领走补偿房票,老叶夫妇的态度依然十分“坚决”,甚至没有一丁点转变,成了整个棚户区唯一的“钉子户”。连动迁公司负责人都劝道:“这个老人在附近倔得出名,只能放弃。再说改造协议他也签了,强行拆除完全符合法律规定。”

“那可是和我爷爷一辈的人,虽然我们占理,但如果强拆老人心里肯定过不去。心结既能系上,就一定能解开。”郑静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老两口开开心心住进新房。

临近春节,社区专门请来摄影师,为棚户区所有人家和各自的老屋合影,并拍摄集体照,只有老叶夫妇依旧缺席。这天之后,郑静每天“厚着脸皮”亲自到老叶家做工作。

从最开始的闭门不见、被骂得灰头土脸,后来絮絮叨叨的抱怨牢骚,半个月后她终于了解到老人不愿搬迁的原因。“这栋房子可是我们老两口50年前一砖一瓦亲手盖的。虽然不比如今的新房漂亮,但也是整个府后路棚户区最高档的小楼。”“我和老伴这么大年纪,不搬也可以靠另外4层的租金安享晚年。”……

更重要的是,老两口看似顽固强硬的背后是浓浓的孤独和伤感。老人自知因为脾气暴躁,三个子女虽然都很出息,却不愿留在跟前,均定居国外,夫妇俩心心念念百年后多留一些现金给孩子。

郑静终于明白,老人可以“勉强”接受搬迁,但不能接受“房票”的补偿方式。她当即向老两口承诺:“房票我帮你卖!”

从这天起,郑静每天就在延平区各大售楼部“上班”,逢人就上前热情推荐老叶的房票。这还不算,她上下班一天四次专程跑到老人那里“汇报工作”:“今天我去了江南的几个楼盘,人家都嫌你的价格开高了,明天我再去新城转转……”她说,老人家接受能力差,我们得给他一个缓冲期,让老两口慢慢转变。

然而,叶老伯的房屋补偿面积共计388.32平方米,如此大的面积要找到买家,价格还得让平时买菜连一毛一块都要精打细算的叶老伯满意,谈何容易。

辛苦不说,最令郑静委屈的是,好不容易找到了买家,眼看就要成交,老叶却忽然变卦。三番四次下来,就算是风风火火、什么困难都不怕的郑静也忍不住气哭了。“气归气,可只要老人一个电话打来,小心翼翼地问我明天还能不能再帮他们跑跑,我就一下消气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多天后,买家终于出现。郑静顾不上吃午饭,连忙带着老叶夫妇赶到售楼部,将所有房票一次性成功售出。为了避免意外,郑静特意叫上动迁公司工作人员和一名律师,可老两口却好像放了一百二十个心,不慌不忙提了一大包水果说:“郑书记,我真服了你!这次我不反悔。你饿了吧,先吃点东西!”

前几天,郑静去老叶家看看他搬得怎样了。一进门,老两口就笑眯眯地迎出来。“我平时常坐的塑料小凳子他都不让坐了,硬是跑上楼搬了家里最高级的木质靠背椅。老人节俭了一生,特意到隔壁买了包茶叶。估计他是连茶水都舍不得喝,不知道用茶杯过滤,整包放入用大铁碗泡了端到我面前。对他们那个年纪的人来说,‘端茶倒水’那是至高的礼遇。”描述起那天的情景,郑静清楚地记得每一个细节,她笑得很灿烂,甚至红了眼眶,仿佛过去种种不愉快都不曾发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