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心系村民倾力帮扶
2017-04-10 10:40:5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图为:陆俊仁在省重点工程渔梁岭隧道施工现场 东南网讯(本网通讯员 李义友)思维缜密,原则性强,工作经验丰富,担任村主干30多年,任何棘手问题总能迎刃而解,这就是浦城县九牧镇杉坊村党支部书记陆俊仁。在他的带领下,昔日“土木矮房连成排,房前垃圾随风飘,土路坑洼不串门,木柴煮饭黑烟薰”的杉坊村,蝶变成“做饭炒菜不烧柴,闲暇之余逛公园,农民跳上广场舞,出门代步用小车”的现代都市村。几十年来,全村无上访、无重大刑事案件、无森林火灾火警发生,社会和谐、村民安居乐业。该村还列为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村”,2012年成功申报了省级生态村。 身先士卒破解难题 九牧镇的环境整治是“百日攻坚”战的头顶大事,而整改猪场更是烫手的“洋山芋”。杉坊村有两个排污不达标的养猪场被列入整治对象。 “这个猪场我投资了近百万,怎么可能说拆就拆呢,办不到,除非你们的铲车从的身上压过去。”一个月前,该村养殖户杨坚口气强硬,面对政府的工作组说了这名话。 这个“洋山芋”很自然的落到陆俊仁的手上,他采取的策略是循序渐进,各个击破。首先主动上门以拉家常的形式做思想工作,一天,两天,三天,连续半个月入户,从环境污染与百姓生活的关系谈到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威严性。他说:猪场排放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百姓生活,整改是必须的,我们村委会将全力帮助,使你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支持你们转型重新创业,如果一直对抗,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自己,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陆俊仁一边讲道理,一边四处奔波,为猪场存栏生猪的销售进行联系,为养殖户争取到最大的利益。两个猪场养殖户看到他如此真诚热心,最终如期拆除了养猪场。 处理棘手问题身先士卒,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是陆俊仁一至以来的工作方法。在一次预埋国防光缆过程中,村民黄友仁带着几个亲友不仅野蛮阻止施工,而且准备擅自挖开已经埋在他家自留地上的光缆。施工方也纠集了十余人进行阻拦,双方剑拔弩张,情况十分火急。此时,陆俊仁闻讯及时赶到,拦在中间对黄友仁厉声喝道:“你想坐牢就去挖电缆吧,破坏国防光缆,你胆子不少。”黄友仁听到到问题这么严重,当场镇住。接着,陆俊仁又对施工方说:“黄友仁没文化,法律意识低,觉得你们没有通过他的同意就把电缆埋他家的菜地,心里不平衡,请原谅!”仅两句马上缓和气氛,然后把双方叫到办公室调解,很快解决此事。由于他平时善于联系群众,与村民的关系融洽,而且说话算数,深得村民信赖,处理问题都能得到村民的认可。。 心系村民倾力帮扶 “只有村民富裕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其它的矛盾纠纷就容易解决。”这是陆俊仁常说的一句话。 上市企业圣农养殖场的一个分厂设在杉枋村东源自然村,当地村民张满堂的一块水田被征用做厂房,但张满堂死活不答应,为了让落户企业按时投产,陆俊仁把自己上好的一块水田换给张满堂,使圣农养殖场得以顺利投产。接着,陆俊仁还推荐80余名村民到企业打工,在自家门口每月就能轻松挣上几千元,其中就是有张满堂的儿子,为此,张满堂在产生感激之情的同时,心怀愧疚地说:“我太自私了,是陆俊仁为我上了一堂做人的课。”在历时两年的圣农企业建设中,陆俊仁成功处理16起土地纠纷,均以村民的的山、地、田进行置换而完善终结,互利互惠,换来了和谐,换来群众利益,更是换来了民心。 杨新林是个天资职颖,头脑活络的村民,但只有初文化。陆俊仁深知没有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难以真正走向富裕路,于是推荐他报名参加了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杨新林通过三年的学习,不仅获得文凭,而且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知识。陆俊仁再次抻出援助之手,帮助他贷款新办了小型竹器厂,并招收了十几个村民为工人,利润连年翻番。现在他不仅盖了小别墅,而且购买了小车。村里象他这种取得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和农业部人事司职业技能证书的新型人才有56个,他们有的兴办养殖场、有的拓荒造林、种植油茶,形成了相互帮衬,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围。 陆俊仁的真诚付出赢得了百姓的口碑,他本人两次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所在的村先后获得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节能减排示范村”、县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