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专题 > 2017百日攻坚战 > 聚焦县市 > 光泽 > 正文

福建光泽:"百日攻坚战"加快建设"海西药都"

2017-04-02 15:35: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东南网讯(通讯员 肖和勇 蒋巧玲 周斯民)3月30日,闽北小城光泽县在春分前后的日子,雨疏风骤。这天清早,当地华桥乡增坊村兴胜林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永胜,准备去找福建承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吴春生谈一件很重要的事--县里在开展"百日攻坚战",他们合作社13名社员计划把"稻姜胡"的种植规模从10亩扩大到50亩。

春天里的"议事会"

邓永胜提到的"稻姜胡"指的是水稻、红芽生姜和元胡。2015年春天,福建承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在光泽县推出"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当地道地药材种植。公司向合作社输出种苗、技术和肥料,产出的道地药材还按照"协议价"定向收购。邓永胜牵头的合作社在10亩大田上精耕细作,花了2年时间轮种三种作物,一改以往只种单季水稻或烟叶的窘境,人和地都不闲着,关键是收入也翻了几番。

"看来,大伙已经接受这种轮种模式啦。"吴春生听了邓永胜的来意后很高兴。

"全年无闲田,收入翻了好几番。"他侧身给新华网记者算了一笔"增收账"。以往,当地农田如种植水稻,1亩地产值在1200元至1300元之间,扣除成本800元至900元,算下来年纯收入只有400元左右。若是种植烟叶,1亩地年纯收入在900元至1300元之间。"烟叶种植人工成本很高,一整年基本上都耗在田里,太辛苦又低效。"

稻田轮种红芽生姜和元胡,收入就大为改观。稻田亩产红芽生姜保守有3000斤,公司收购价每斤2元多,扣除成本毛收入四五千元;稻田亩产元胡保守有600斤,公司收购价每斤8元多,扣除成本毛收入也有两三千元。"记者你看,这样轮种下来,收入可比以前好多了。"

邓永胜告诉记者,去年10月生姜收成时,社员心里多少有点悬,农户也都盯着看。春节前,公司来收购,一车车生姜从窖子里拉走,社员拿到了钱,心踏实了,开春便催促他找公司谈谈,希望扩大种植规模。

"当然可以!你们掌握了技术,心里有数了,接下来就该多赚点钱。"吴春生点头赞许。

"田里的收入增加了,但是林下的药材种植,还是有点心里没谱。"邓永胜又提出了新问题。

邓永胜说,他牵头的合作社根据公司指导的种植模式,在100多亩的林下种了七叶一枝花、多花黄精和瓜蒌等道地名贵药材。七叶一枝花是云南白药的重要原料,生长周期一般为8年。多花黄精和瓜蒌生长周期也长达5年左右。"瓜蒌还不错,每年果子有收成,其他的每年都投入,收益期也太长,我们心里没个底。"

所以,邓永胜说,大伙儿希望多搞一些收益快的药材种植。

"县里正在开展'百日攻坚战',鼓励我们企业加快进度,扩大种植规模。你这种思路是对的,也是我们鼓励的。这样以短养长的想法,既能快速扩大规模,也能保证林下药材种植资金不中断。"吴春生这样说。


生态药业里的"药都"版图

地处武夷山腹地的光泽县山多林多,水系发达,自然条件优越。一些山林间的荒地,过去多为抛荒地,鲜有人耕种。如今,这样的山农田逐渐被开发成道地药材立体种植田。

这是福建承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推行新模式带来的变化。

在光泽县"中国生态食品城"建设当中,中药饮片是一大支柱产业。2013年,当地引进承天林下珍稀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基地项目,以道地药材和稀缺、名贵中药材种植为主,规划建成福建最大的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近年来,这一项目在当地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药农"分级合作运作,正打造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这一模式的优势还在于,在不砍树,不破坏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做到生态立体循环种植,是生态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一种新尝试。

该项目还引入了一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实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对接。

目前,这一项目种植的七叶一枝花、多花黄精、元胡、瓜蒌等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为5000亩至8000亩,将建成设施大棚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中药饮片加工项目年内动工建设。建成后,项目可为当地新增就业岗位800个,年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超10亿元,使光泽县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与加工基地和"海西药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