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军事|图片|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南平新闻 > 正文

范迪安阐释武夷山朱子雕像:理学天光一脉相承

2016-12-19 18:44:5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场地立足“半亩方塘”

基于历史渊源,朱熹14岁到五夫镇至61岁赴漳州任知州,长达50年时间定居五夫镇,朱子理学在武夷山萌芽、成熟、传播。

尊重、保护传统又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综合众人智慧,选址需满足未来旅游发展、庆典活动、村民休闲聚会等各项功能的需要,又与五夫镇传统聚落保持一定的缓冲空间。同时,造像采用以传统造像为主的表现手法,雕像的艺术气质与村落古朴的空间气场一脉相承。

现场考察选址

雕像设置在农田环绕的平坦场域。吕品昌教授认为,朱熹是理学大家,朱熹雕像应体现其本身的精神品质——即深邃、谦和、融合,立身于民众之中,这不同于一些设置在场域制高点的现有雕塑所带有的伟大、崇高、英雄主义特质。

人工场地与自然农田的关系。在景观设计中除必要的场地采用透水硬化处理外,其余仍可作农田使用。周围的荷塘、田园将永久保持原生态,成为雕像的自然延伸。

大量人群的聚集和快速分散。景观设计采用了荷叶的叶脉纹理来重新组织农田。“聚集与发散”是空间设计和交通组织的基本概念,这一概念与荷叶的叶脉纹理十分吻合,“荷叶”的裙边不仅解决了场地与周边农田的自然衔接问题,同时可以弱化设计感,使人感到仍处于自然环境之中。

吕品昌最后说,值得一提的是,广场设计极具前瞻性,采用同心圆特征元素,内圆面积以典礼活动容纳人数为参照来设定,外圆具备可增加、可缩减的弹性,随着旅游的发展可向外扩充,在这一过程中,广场的空间结构并未改变,设计策略兼顾了当下使用要求和未来发展需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