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废弃地膜变“黑金” 我市10县(市、区)实现地膜回收全覆盖

2016-05-27 07:53:26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李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本报讯 眼下烟叶种植进入关键生长期。昨日,邵武市大埠岗村党支部书记傅道建和烟农熊春华一起拔除盖在烟田里的地膜,捆扎好后装进编织袋里,放到田间机耕路上。这些地膜将被运到合作社指定回收点,由烟草公司统一回收。

2015年,南平市烟草公司将地膜回收纳入专业化服务的病虫害统防统治范畴,进一步加大回收力度,在全市10个县(市、区)范围实现地膜回收全覆盖,完成地膜回收16万亩,占烟叶总种植面积的68%。回收的地膜可加工塑料颗粒200余吨,实现产值96万元。

地膜在烟叶生产中已应用了近20年。其在增温防冻、增强光照、保墒防旱和排水保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烟叶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之一。但由于过去缺乏有效回收机制和处理措施,烟叶采收后残留在烟田中的地膜难以降解,不但对土壤造成了污染,而且危及当地环境卫生。

邵武每年烟叶种植面积在6万亩左右,按每亩使用地膜约3公斤测算,烟田产生的废弃地膜达180吨之多。

今年50多岁的傅道建种了大半辈子烟,对此深有体会:“以前,村里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沟渠水坝,废弃的地膜随处可见。”

由于残留地膜没有及时处理,废膜量逐年增加,翻入大田的废膜破坏了土壤耕作层,导致水稻因无法汲取养分而停止生长,给水稻种植、土壤保育、烟农增收等带来不利影响。

“如果地膜不回收,将来肯定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傅道建说。

2013年,邵武在小范围内进行了试点,制定了相关补贴政策,通过依托合作社开展调查,对各乡镇用工成本、劳动力状况进行了摸底——普通劳动力日均人力成本为80元,一天可回收20亩至30亩地的地膜。同时,考虑到资金较为紧缺等问题,由社员大会一致通过,将废弃地膜回收费用定为每亩2.5元,通过政策支撑,促进废膜有效收集。

在回收方式上,他们采取“化零为整”的方式,统一用化肥袋按每亩一袋的标准集中到合作社指定回收点。同时,根据种烟区域布局,烟草部门依托合作社组织了21支共63人的回收专业队,设立60多个临时废弃地膜集中回收点,统一运输。

回收后地膜的再利用问题,就是让烟农专业合作社与一家有资质的塑料加工企业合作,引进了一套薄膜清洗造粒设备,并通过技术改造将废膜加工成黑色再生聚乙烯塑料颗粒。

“你看,回收后的地膜经过清洗、去泥、除杂、粉碎、甩干、融解等工序,变成了这些黑色塑料颗粒。”邵武市大和烟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先斌介绍着废弃地膜的“变身”过程。

据悉,薄膜清洗造粒设备每天可加工2000余亩地的废旧地膜,生产塑料颗粒4吨左右,每吨售价4800元左右,除去各种费用,每吨的利润在300元左右。这些塑料颗粒不仅可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还广泛应用于服装、建筑、机械、化工、电器等领域。

“烟草公司这一举措改善了土壤环境、实现烟区可持续发展。”大埠岗镇镇干部朱志明心有感触,地膜回收看似小事,却从加工上延伸废膜综合价值,废膜变“黑金”,突显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廖晨星 江益维 刘高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