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薏米鼓起花园村民钱袋子
2016-05-17 08:02:2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吴杨珠 |
分享到:
|
|
迎着明媚春光一路前行,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有着“入闽第一村”名号的花园村安静地坐落在浦城县官路乡的边陲,无声迎接远方来客。 记者一下车,便被花园村口栋栋蓝白墙体的房屋吸引了注意力。村支书黄瑞旺说,2013年底,村里结合省上的“造福工程”对村民的住房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建成了统一色调的屋顶和外墙,为村庄披上了花园般的美丽外衣。 “官路十个乡,花园村最穷。”黄瑞旺说,仅从外观改变花园村远远不够,要让花园村变成宜居的“花园”,让农民富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花园村将目光投向了浦城薏米产业。 2008年底,新建成的京台高速从花园村旁穿过,疏通了花园村对外交流的管道,浦城薏米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村两委瞄准时机,在村里种了大量的薏米。2010年,花园村的“邻居”官路村创建了信源薏米专业合作社,花园村拿出100多亩的薏米地同信源合作。信源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农户种植薏米,信源再以高于普通价的价格收购薏米。 浦城薏米引起了浙江省杭州康莱特公司的注意,康莱特公司打算利用薏米提取抗癌药物,并开发薏米相关产品。他们派人来考察后,对浦城薏米的品质赞不绝口,公司与官路乡政府签订了收购合约,并给官路乡种薏米的农户最低保护价,打消了村民对于薏米销售价格和市场的顾虑。薏米成了赚钱的产业,花园村种植薏米的村民越来越多。 看着村里复垦的农田,黄瑞旺感慨地说,2000年左右,年轻人大量赴外地打工,村里田地大量抛荒。如今,国家下发了粮食补贴,又有了合作社作为销路保障,不少村民选择回村复垦农田,加入到种植薏米的队伍当中。 村民姚吉祥告诉记者,他有7亩薏米地,行情好时,薏米每公斤可以卖到8元,每年可增加收入一万元,加上卖毛竹和种水稻的收入,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薏米也改变了村民黄祥兴的生活。黄祥兴有20亩的薏米田,已经种了6年时间,每年薏米的收入不断累加,这两年黄祥兴推倒了家里的土坯房,盖起新楼房,生活越过越红火。 花园村的薏米“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11年,村民苏绍平和朱龙清看到家中酿制的谷烧酒,就转起了脑筋:薏米可以拿来酿酒啊!自此,小小的薏米开始飘出醇香的酒味。苏绍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0公斤的薏米能酿出27.5公斤的薏米酒,每公斤酒至少能卖60元,品质好的薏米酒甚至能卖到每公斤160元。去年,村民姚吉祥的妹妹从村里拿了200公斤的薏米酒到福州销售,不过三天就销售一空。看着薏米酒在市场上“抢手”,许多村民开始学着酿制薏米酒。 “我们还要继续开发薏米的附加值。”黄瑞旺说,下阶段,他打算找一些公司合作,从薏米中提取薏苡油,并且利用薏米秆种植灵芝等,让小薏米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李思敏 吴勇君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