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建阳水吉:“陶”冶情操,陶艺进课堂

2016-01-05 08:41: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吴杨珠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辉 通讯员 林志明 王柳珍)搓、揉、捏、拍、打、敲……深褐色的陶泥,在一双双小手的摆弄下,变成了生日蛋糕、小拱桥、大乌龟……

4日,在南平市建阳区水吉中心小学的陶艺课堂上,记者见到了一群“玩泥巴”的孩子。这些10岁左右的孩子,面对可塑性良好的陶泥,表现出极强的创作欲望:或独自雕塑,或相互配合。作品虽显稚嫩,但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由于专注,他们的脸颊、衣服都沾上了陶泥,但个个神情愉悦,课堂气氛十分欢快。

陶艺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被誉为“火与土的艺术”。 水吉中心小学校长林忠锋告诉记者,水吉陶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闻名于世的宋代“建窑”遗址就坐落在水吉镇境内,建窑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釉瓷器著称,被誉为宋代八大名窑。学校秉承中国建盏之乡的地域文化,以“传承地域文明 弘扬建盏文化”为核心理念,确立了陶艺教育为学校特色教育。

在这种独特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2007年开始,水吉中心小学着眼于挖掘本地建盏陶瓷文化资源,在学生中持续开展了陶艺特色教育。通过对这个校本教材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一方面传承家乡文化,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作能力以及艺术审美能力。

罗道明是一位年轻的美术老师,为了给学生上好陶艺课,他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到建盏企业向陶艺师傅求教,切磋技艺,同时刻苦自学陶瓷制作理论。在他和几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水吉小学先后编写了3册陶艺教材,并通过传帮带,把10多位学校教师都培养成了“制陶高手”。

有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学校每周安排三至五年级共15个班的学生,每周开设一堂陶艺课,给学生创造一个“寓学于玩”的机会。对于学生优秀的陶艺作品,学校还专门设置了一个陈列室,供师生们观摩学习。

“陶艺创作过程,不仅能加强伙伴间的交流与配合,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罗道明说,“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许若干年后,国家级的陶艺大师将在这些玩泥巴的孩子中诞生。”

为了深化陶艺教育的广泛开展,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师生陶艺制作大赛,并将陶艺与经典诵读、剪纸等校本课程相结合,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养成教育、各学科教学等注重互相融合渗透,极大地推动陶艺课程的开发推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水吉中心小学的陶艺教学结出累累硕果,共有60多件师生陶艺作品荣获全国、省、市级大奖,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在罗道明老师的指导下,刘勋华同学的陶艺作品《造型表现》荣获福建省小学、初中美术作业小学组一等奖,范家乐同学的陶艺作品《盘泥条》荣获小学组三等奖,并被收入美术教材。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