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福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整治现场会在和平镇召开

2015-01-08 07:12:0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月8日讯(记者 吴杨珠 通讯员 柯婧)1月6日上午,由省住建厅主办的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整治现场会在和平镇召开。来自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农业厅、省旅游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相关领导,以及全省各地传统村落县(市)住建、规划部门的分管领导及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负责人等共17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参观团一行实地参观了南门广场、黄氏宗祠、蛰庐、福建第一街、斗井、钱庄、和平书院、明晚李宅、旧市义仓、东门广场、李氏大夫第、县丞署等人文景观,并听取了和平镇书记伊加生、镇长李建良对和平古镇古街立面改造、历史遗产保护和修缮情况以及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经验的详细介绍。

和平古镇建置始于唐朝,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保留了和平书院、县丞署以及黄氏、廖氏、李氏大夫第等200多座明清古建筑,被称为“福建第一街”的主街贯穿古镇,两旁分布着近百条网状的古巷道,形成一套完整的古街巷,被专家誉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宋至清时期,和平培养出137名进士和无数名人贤士,素有“进士之乡”之称,是太极宗师张三丰的出生地和童年成长地,“黄峭文化”的发源地。和平镇于2005年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福建省第二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保护原貌、修旧如旧、特色鲜明”的总体要求,科学编制规划,并按规划加快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和平镇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全国重点镇”、“福建最美的乡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参观过程中,省住建厅副厅长王胜熙肯定了和平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整治建设方面的成就,他指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对不同历史时期各地域的传统风貌的物化体现,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文化、旅游等价值,和平古镇在后续保护工作中要注重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一是在修缮材料上,尽量在当地就地取材,避免使用现代建筑材料,“不见水泥,少见水泥,不见板材、少用板材”,以体现“修旧如旧,原汁原味的历史遗产原貌;二是在周边环境的整治上,古镇区内可见缝插绿,尽量少用城市绿化植被,可多种些植芋头类等观赏周期长的乡村植被,让菜地变绿地,营造独具特色的乡旅公园。

下午在华美达酒店召开名镇名村保护和整治经验交流现场会,来自和平镇、嵩口镇、桂峰村、茂霞村、培田村、廉村6个名镇名村负责人作了典型性发言,总结交流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传统风貌保护、历史建筑修缮、村落环境整治、污水垃圾处理、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平镇书记伊加生表示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全省各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经验,进一步加强和平古镇的保护与利用,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