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崇阳溪畔潮正起——《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两周年记

2014-10-18 08:19:3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吴杨珠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

武夷新区南林核心区,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两旁的树木绿意盎然;中小学与幼儿园教学楼拔地而起,与林立的安置楼群竞相比翼;水之厅清澈的湖水波光粼粼,倒映着人来车往火热的施工场景……

与南林核心区遥遥相望的是高新技术园区,“三横两纵”的骨干路网支撑起园区的骨架,一座座标准厂房散落在方园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海源材料、派森家居、兴华啤酒、金柏夷电池……通过集装箱货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

距南林核心区15分钟车程的武夷山高铁东站,又是另一番景象:大型机械马达轰鸣,削峰填谷;富含武夷元素的站楼气势恢宏;站前广场路网配套;客运枢纽紧张施工……一切都在为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做着充分准备。

“新兴中心城市”、“高新产业基地”、“海西交通枢纽”、“闽北发展增长极”……前来这里探访的各种新闻媒体,喜欢用这样的词汇形容他们眼前的这片热土。

确定坐标:探寻发展新空间

2012年6月26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天,《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获得省政府批准,标志着武夷新区跨越发展响起了发令枪。

开发建设武夷新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南平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改善发展环境、打造发展平台的重大决策。

根据规划,武夷新区将建设成国际知名的“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成为闽浙赣交界区域重要中心城市。

武夷新区的这个新坐标,是历史与现实赋予的重任。

长久以来,闽北被视作资源腹地、福建粮仓,但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其经济总量逐渐落至全省后位。

而南平市政府所在地延平,群山环抱,20多万人蜗居在3.83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里,坡陡路窄,人口密度可与香港比肩。市区虽然有着名的“五南”企业,但由于土地等发展因素的制约,这些成规模的企业始终难以发挥龙头作用,无法形成集聚效应。

打开南平地图,可以发现,从延平一路向北,视野逐渐开阔。从武夷山下到建溪两岸,低丘缓坡,土地广袤,既拥有武夷山“双世遗”品牌,又拥有未曾深度开发的广阔空间,这一新兴区域的发展潜力,牢牢吸引住决策层的目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