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茶叶 > 正文

仙茗:“品种王国”也走“优化”路

2014-09-22 09:43:1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仙茗岩茶厂种植的名丛白鸡冠

走进武夷山市仙茗岩茶厂的茶山,就如同走进一个茶树的“品种王国”:铁罗汉、半天腰、白鸡冠等名丛自不必说,雀舌、矮脚乌龙、金毛猴、瓜子金等常见或不常见的品种,甚至不知春等市场上几乎绝迹的品种,在这里都有。

600多亩的茶园里,70多个品种,在这里生长着。若是在春季,由于各个品种长势的不同,形成高低起伏的五颜六色,更是美丽而壮观。

即使有众多的品种,但仙茗岩茶厂的厂长黄寿生依然会发愁。数量稀少的品种,要进行抢救性扩种;种植面积大的品种,要适当减少,为其他品种的扩种腾出空间。

产量非常少的不知春

保护稀少品种

“有的品种只有几棵,不扩种,可能以后就再也没有了。”20日,黄寿生说。保护稀少品种,这个工作,似乎是从2000年就开始了。那一年,武夷岩茶市场正处低谷,黄寿生买了600多亩茶山。当时景区九龙窠仅有两株雀舌,他便在自己的茶山上扦插试种。从最早的四分地开始,现在发展到39亩。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推广之下,如今武夷山雀舌的种植面积超过了3000亩。

行走在仙茗岩茶厂的茶山,绿色是主色,间或有一片片紫色的土地从绿色中跳出来。黄寿生介绍,这些都是把原先的茶树挖掉后,准备在今年底明年初种植新茶树用的。

从2000年开始,仙茗岩茶厂便陆续对茶山上的品种进行改种。如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是新改种的,是那1万多棵不知春。

一直以来,仙茗岩茶厂不知春的产量只有一公斤左右。近年来由于天气、病虫害等原因,不知春茶树在逐渐减少。于是,去年,黄寿生狠狠心,挖掉了一些肉桂茶树,种上了不知春。

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品种只有在书本上才能见得到了。早在1942年,武夷山茶界前辈林馥泉经过调查后得出了品种数目不下千种的结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优良、珍贵的名丛已经消失,这成了茶叶界许多专家心里永远的痛。“品种是文化,作为茶人,我有责任去保护去传承,不能让它消亡。”黄寿生表示。

近几年来,铁罗汉、红孩儿、千里香等品种的种植面积,都增加了一亩多。

挖掉已经产茶的树,种上新的茶树。实际上,每改种一次,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毕竟,新种的茶树至少三年内是没有产量的。

据统计,在保护品种的这个过程中,黄寿生仅肉桂就挖掉了60多亩。

今年春天,黄寿生在茶园里种植了桂花树

优化品种结构

600多亩的茶园里,生长着70多个品种。由于每个品种的采制期都有不同,因此每年的春茶季,仙茗岩茶厂的做茶时间,相对来说,会比其他茶企更长些。

由于有些品种的产量实在太少,于是,便产生了“仙茗一号”、“仙茗二号”、“仙茗三号”和“仙茗四号”。黄寿生介绍:“其实就是根据产量少的品种的采摘期,而将多个品种混在一起制作的茶。”

“既然茶叶长出来了,不把它们采来做,那就太浪费了。”黄寿生说。

与其他茶企类似,肉桂、水仙仍是仙茗岩茶厂的当家品种。但不同的是,随着近年来对品种的改种、优化,肉桂、水仙的产量减少,其他品种产量提高,厂里的茶叶品质也在逐渐提高。

“其实很好理解。比如,原来一天要做500斤茶,要赶着做;现在一天只做300斤,在制茶人没有减少的情况下,质量肯定是更高的。”黄寿生说。

都说“慢工出细活”,可以从容做茶,品质自然有了保障。

□ 《闽北日报》记者 裴礼辉 见习记者 权彤 《厦门日报》记者 陈思宇

(本版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