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夫的“花”事“莲”业
2014-09-11 08:16:0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金文莲 张贵龙 今年以来,“朱子故里”武夷山市五夫镇已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是什么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村民们说是五夫的“花”,决策者认为是发展观念的转换……从一味发展文化旅游,转变为通过发展农业观光游带动文化旅游,成为探索文化旅游发展的新路径。 花海客如潮 “哎呀,快看,‘俏英’这个品种的花开得像一盏莲花灯,太美了。” “‘杏花春雨’,这个名字真有诗意,快帮我拍张照片。” 8月底,记者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武夷山市五夫镇的观赏莲基地里常能听到各种的惊叹。而这个夏天对常陪客人到荷塘旅游的宣传委员彭小斌来说,像这样的惊叹和欢呼他听得都有些麻木了。 下高速,进五夫镇区,车过七市桥,接天莲叶与映日荷花便扑面而来,荷塘里、莲叶间、荷花旁,到处是闻花而来的游客。在五夫著名的兴贤古街上,街角、屋内满是剥莲子的村民,不时有游客与剥莲子村民互动聊天,购买莲子。镇上的酒楼餐馆生意更是热闹,就餐的桌子已摆到街面上。在镇区开康凤酒家的罗惠牵,这个周末每天30多桌的客流量,全家老少齐上阵,午饭忙到下午3点多才有空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五夫接待游客已超过10万人次,预计莲农年可增收500万元,服务业可增收1500万元。 当地百姓说,这火爆的旅游场景都是“花”引来的。 五夫是著名的“白莲之乡”,全镇有莲田7700多亩。每到荷花盛开季节,五夫便成了花的海洋。但由于五夫荷花品种单一,2013年当地政府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从外地引进300多个观赏莲品种,建起了观赏莲基地,大大增加了荷塘的可视性和吸引力。 为做足“花”文章,五夫镇打出“美丽武夷,荷花五夫”的口号,从去年开始将每年的7月至9月定为“五夫荷花节”,并将农历的六月十九定为荷花节活动日,举办“荷花仙子”剥莲大赛、“田螺姑娘”厨艺大赛、荷塘月色观赏游、特色产品淘宝交易、朱子文化集体朗诵暨拜师礼等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活动,通过活动提升五夫的人气和吸引力,带旺五夫。 考虑到荷花花期不够长,镇里去年又引进“花世界”花卉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和1000亩玫瑰、杭白菊、薰衣草等鲜切花连片种植。项目建成后能使五夫的花期延长了3个月,旅游期提前,预计年可吸引游客10万人次左右。 镇党委书记周建平说:“我们希望通过‘花’吸引游客,打响五夫乡村文化游品牌,让农民从兴旺的农业旅游中尝到甜头。” 舞动产业链 “来、来,坐下喝杯荷叶茶。”8月24日,在五夫镇区的武夷山市连氏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负责人连理来热情招呼。 只见连理来熟练地撕开一泡2克装荷叶茶袋口,倒入一个盖碗内,冲入开水,一股特有的清香从水中溢出。连理来一边招呼我们品尝,一边介绍:“这是我们采摘5月份的鲜嫩荷叶新开发出来的产品。” 连理来将产品取名为“幸福荷叶茶”,注册了“一路莲升”商标,他希望自己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使社员的收入一路连升。“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发荷花茶、莲心茶等各种莲产品。”连理来信心满满。 连理来将好形势归功于当地政府“荷花节”举办的好,“花”事做的足,买莲子的人也多了,合作社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去年一年卖莲3.5万公斤,今年目标5万公斤。”连理来难掩兴奋之情。 这边,连理来在深度开发莲产品,那边村民张华文却做起了莲田文章,尝试在莲田里人工养田螺和鱼,经过3年的尝试,去年取得了成功,亩产田螺可达300多斤。虽然他的田螺每斤高达20元,但每天清晨他从莲田里摸出来的田螺在田头就被“抢”空。 “现在藕带每公斤可以卖到40元。”莲农曹福妹告诉记者,将藕带简单加工做成菜肴后,很受游客喜爱,藕带身价也水涨船高。她家的每亩白莲可增收7000元。 镇里还引导农民开发出朱子家宴,将朱子文化植入菜肴中,到五夫吃一餐朱子家宴成了游客的必选题。村民姜东成在紫阳楼前的连氏宗祠开了一家专做“朱子家宴”的餐馆,除五夫三宝外,他还推出八卦宴、朱子家酿酒、鲜莲汁等,“今天,厦门一个30多人的团队就是专程来‘溯源理学古镇、品尝朱子家宴’的。”姜东成说。 周建平认为,当地农民才是延伸莲产业链上的主力军,只有让农民自愿、主动去开发产品,延伸产业链,产业的发展才有生命力,政府则必须搭好让他们能够愿意起舞的平台,为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打造大平台 8月24日晚7点半,兴贤古街里上千盏红灯笼准时亮起,给古街凭添不少古韵。而在观赏莲荷塘里,今年新装的路灯不仅方便游客观赏月下荷塘,还给村民休闲散步增加一个好去处。 去年,镇里对镇区进行提升改造,投资200多万元,建起停车场,打通了一条进入五夫镇区的道路,形成环线格局。朱子园、旅游集散区、白莲交易区、精深加工区、万亩荷塘观赏区等项目也都在规划、建设中。 “这是一个能再现历史,激发灵感的地方。”正在古街上创作的天津美院李静老师坦言。这两年她每年都会到五夫写生一个月,今年她还带了100多名学生来。五夫镇利用朱子文化和古镇的千年风貌,吸引美院、建筑学院的学生,把五夫建成大专院校学生的写生基地,造成文化交流的平台。眼下,每天在五夫写生的各类学生、画家有200多人。去年,镇里还支持乡土人才姜东成,试着在兴贤书院开了3堂“朱子国学讲堂”,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朱子文化爱好者。 在旅游平台的搭建上,五夫镇以吸引人气为主,结合省级农民创业园的要求,实施百千万种植计划,即百亩薰衣草基地,千亩玫瑰园、万亩荷塘,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业休闲观光园,通过政府引导,把农业项目与朱子文化结合,形成文化观光休闲旅游线路。镇长陈可兴认为,农业休闲观光游是五夫文化旅游的载体,既不破坏环境和生态,又是对文化旅游的补充,文化因观光农业而有了吸引力,观光农业因文化而增加厚重度。 |
相关阅读:
- [ 09-10]五夫:守住历史等待复活
- [ 09-10]千年古镇武夷山市五夫镇:守住历史等待复活
- [ 09-04]武夷山市五夫镇——节前为计生失独家庭送温暖
- [ 09-08]朱子文化产业园旅游综合体落户武夷山五夫镇
- [ 08-17]五夫旅游热“高烧”不退 莲香引来八方客
- [ 08-14]武夷山五夫镇---送诊上门成常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