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蓄积后发进位之势 加速绿色发展
2014-09-03 08:40:3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速度后劲同步提升 作为闽江上游、福建的生态屏障,南平优势在生态、责任在生态、出路在生态。两年来,我市关停小木材企业480多家,关停邵武化肥厂、顺昌宏丰钢铁厂等一批高耗能和技术落后企业,没有新批一个矿产开发项目、新上一个重化工项目,否决84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外来项目。武夷山市在全省率先建成20万亩县级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面积达153万亩,占该市林地总面积的40%,生态林比例在全国县级市中排名第一。 “在产业数量上做了减法,要在产业质量和发展内涵上追求加法,不简单强调生态建设,而是必须保持比全省高一点的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速度的目标,才能实现绿色发展与跨越发展的有机统一。”市委、市政府思路明确。 突出龙头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食品加工、旅游、机电制造千亿产业和生物五百亿产业行动计划,准备出台竹产业、现代农业千亿产业行动计划,推动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展。一批骨干企业持续滚动扩张,圣农集团提出打造中国肉鸡第一品牌、全球配置资源的宏大计划,今年预计完成产值63亿元,圣农的十年目标是饲养10亿羽肉鸡,把60%的肉鸡加工成熟食品,产值超千亿。光泽县正以圣农为龙头,全力打造“中国生态食品城”。 发展千亿旅游产业风生水起。紧抓合福高铁即将通车的大好机遇,围绕“进得来、容得下、留得住、玩得好”,倒计时推进178个总投资1311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1—7月,全市在建迎接高铁时代重点项目累积完成投资156.62亿元,占年计划62.86%。建立大交通运行机制,加快旅游产品、公共服务、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大力发展乡村游,尽快形成与高铁通车后游客大量增加相适应的旅游承载服务能力。创新旅游营销手段,从9月起开展“迎高铁、一元门票游武夷”活动,做好迎接高铁的模拟演练。武夷山着力提升旅游景区设施,积极引进大型旅游综合体,高标准规划建设高端酒店群,大力发展养生度假、康复医疗、商贸物流、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养生度假转变。 |
相关阅读:
- [ 06-07]绿色发展的南平路径
- [ 05-04]共青团南平市委:绿色发展我先行 青春奋进中国梦
- [ 04-25]南平市人大调研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工作
- [ 03-14]“清新南平”探索山区绿色发展路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