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棚户区改造:让百姓高质量安居
2014-07-30 08:42:4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丈量人员到被拆迁改造人员家中核实登记 众望所归 让百姓“住有所居” 二十多年间,武夷山市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然而部分棚户区的面貌却依然如故。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老城区笑称为“放大的县城”。 住有所居是重要的民生问题,面对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和群众迫切希望改善居住条件的强烈期盼,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让群众“住有所居”作为民生头等大事来抓,千方百计启动了一批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此次启动改造的工业路片区棚户区处于主城区核心地带,房屋密度大,建成使用时间久,破损严重,基础设施不足,各种设施陈旧,特别是消防安全和治安隐患突出,居住条件和环境状况急需改善,群众的呼声十分强烈。 通过前期征求意见,工业路棚户区片区群众十分期盼改善居住环境,加之有社会资本投入,可以实现自我平衡,缓解财政压力,成为我市棚户区中改造条件最为成熟的片区。告别棚户区,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是棚户区居民几代人的梦想。 为切实解决居民安居问题,安置房地点选在工业路规划范围核心地段的高档住宅小区,毗邻武夷山市第一中学。住宅区实行封闭式小区管理,户型多样,商业、休闲功能完善,教育、医疗、交通便利。同时,结合国家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破解不敢征、不想征、不知道征的难题,用真情、下决心、花气力,围绕“和谐征迁”要求及“先签订协议、先搬家腾空先选房”安置原则,着力推进工业路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工作。确保在今年11月前,完成所有被征收人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的签订和房屋搬迁工作。 工业路棚户区改造征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强化工作,市委、市政府先后从市纪委、组织部、政府办、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等单位抽调17名工作人员充实到市棚改办,形成强有力的业务工作组。由市领导担任总指挥,实行网格化工作机制,做到全市上下一盘棋。 自工作方案确立以来,工作人员每日扎根在棚户区征收工作一线,发扬“5+2”、“白加黑”精神,与各服务单位抽调人员入户丈测,为征收工作整理账册资料等基础材料。目前,已经完成规划方案的审定、回迁安置房地点及户型的选定,确定并印发了征收补偿方案,依法履行了征收决定的公示等征收法定程序。 从跬步到疾走,棚改工程如火如荼地推进,武夷山棚户区居民的安居梦正照进现实。 |
相关阅读:
- [ 05-18]打造宜居环境 武夷山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
- [ 05-18]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宜居环境 武夷山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
- [ 04-23]武夷山市农业路棚户区改造工程安置房已竣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