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福高铁闽赣Ⅳ标段建设纪事
2014-07-07 07:04:1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筑路何惧艰和险 万水千山只等闲 全长2171.76米的合福高铁武夷山梅溪特大桥已经完成单线铺轨,本月中旬可完成全部铁轨的铺设。 合福高铁闽赣段Ⅳ标段位于武夷山市境内,全长49.577公里,其中桥隧比高达92%,创闽赣线各标段之最,工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2日,本报采访组来到IV标段,追随中铁二十四局筑路者前进的脚步。 北武夷山隧道——全国最长的高铁单洞双线隧道 “北武夷山隧道全长14.6公里,是目前我国最长的高铁单洞双线隧道。”2日,中铁二十四局闽赣Ⅳ标一分部安质部部长陈金明告诉记者。 北武夷山隧道穿越闽赣两省交界分水岭,出口位于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该项目部一分部承建隧道福建段的6463米。施工区为构造剥蚀山地,山体内高地温、高涌水,还多次穿越破碎带,隧道开挖总方量三分之一是ⅴ级围岩。“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这里几乎都有。”陈金明说。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让施工每前进一米都不容易。 自2010年8月开工以来,施工队伍不断优化调整施工方案,采用TSP、地质雷达预报、超前水平钻探、超前支护和“释能降压、注浆封堵、限量排放”等施工新工艺、新技术,先后克服了岩爆、涌水、掉块等困难,确保了工程进度。去年4月1日1时,北武夷山隧道福建段全面贯通。 “最难啃的骨头”——680米隧道耗时3年多时间完工 “打隧道是吃‘硬’不吃‘软’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在古滑坡堆积体里打隧道。全国范围内,百米长的古滑坡堆积体隧道已属少见,这么长的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2日,Ⅳ标项目部三分部总工程师柏兴虎说。他所说的武夷隧道前端口的680米被公认为合福高铁南平段“最难啃的骨头”,足足用了3年多时间才完工。 武夷隧道总长4981米,出口位于武夷山市溪州村,其前端口有680米的古滑坡堆积体,为地质条件较差的五级围岩,隧道埋深(隧道拱顶到地表的厚度)最浅处仅为14米,预计施工工期28个月。可工程一开工就举步维艰——山体土质非常松软、没有粘性,山上流水很多,隧道掘进过程中初级支持拱架数次被压变形,施工人员只得拆掉拱架,往土里注水泥浆,增强土壤硬度后再重新施工,同时采取小断面开挖、增强拱架刚性、二衬紧跟等措施,艰难推进。今年3月,这块“最难啃的骨头”终于啃下,成功开挖。 桥墩“博物馆”——一桥十墩五种样式 全长534米,10个桥墩,却有5种不同的墩身。负责崇阳溪特大桥建设的Ⅳ标二分部副总工程师郑国文说,这在桥梁建设中并不多见。 崇阳溪特大桥位于武夷山市西门口村境内,连接武夷山北站,跨越崇阳溪及多条乡村公路。特殊的位置和地形,使这座桥梁施工方式也极为特殊。整座桥由道岔连续梁、简支梁和预置梁等三种梁体连接而成。“受梁体构造形式影响,我们这边是10个墩两个桥台,但墩的构造形式有5种。”郑国文介绍,1#至6#桥墩因为是连接道岔连续梁,桥墩宽度与普通桥墩相比,宽出40公分;7#桥墩的宽度则比普通桥墩小;8#桥墩同时连接简支梁和连续梁,墩顶支撑垫的高度有变化;而9#和10#桥墩在河中间,且墩身高度超过25米,按照要求必须建成空心墩,在这两座桥墩上还分别设置了桥梁安全检查口。 环保施工——“呵护青山绿水,不做时代罪人” 在武夷山坑口村家湾弃渣场,防止滑坡的挡渣墙以台阶式分级而立,水泥砌成的排水渠错落有致,像这样的环保弃渣场,在Ⅳ标段中共有21个,共容纳500万立方米的施工弃渣。 “呵护青山绿水,不做时代罪人。” Ⅳ标项目部陈勇介绍,项目部把做好环保、水保建设与主体工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待,以标准化文明工地建设为抓手,采取各种措施切实保护好武夷山生态环境和铁路两侧的自然景观。 坑口也是闽江源头之一,在此施工的一分部做足了环保文章:建设施工便道时,宁可开山凿路,也不占用河道,为保护一棵“拦路”的百年古树,不惜增加成本绕道而走;投入400多万购买制沙设备,把隧道弃渣加工成20多万方的施工用沙,尽量减少土地占用;为了让杨梅岩隧道进口污水排放达标,不吝增加投入加长水循环…… ☉本报采访组 文/摄 |
相关阅读:
- [ 07-05]“弯道超车”靠科技 ——合福高铁闽赣VI标段建设见闻
- [ 07-04]决战收官之年——合福高铁闽赣V标段建设见闻
- [ 07-03]合福高铁南平段铺设无砟轨道 轨距允许误差不超0.5毫米
- [ 06-17]合福高铁武夷山东站地段开始铺轨
- [ 06-09]合福高铁建瓯西站 施工队开始转入轨道铺设阶段
- [ 05-07]合福高铁闽赣段南平北站:工人在固定钢轨
- [ 05-07]合福高铁南平段6日开始铺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