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福高铁闽赣Ⅳ标段建设纪事
2014-07-07 07:04:1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桥墩“博物馆”——一桥十墩五种样式 全长534米,10个桥墩,却有5种不同的墩身。负责崇阳溪特大桥建设的Ⅳ标二分部副总工程师郑国文说,这在桥梁建设中并不多见。 崇阳溪特大桥位于武夷山市西门口村境内,连接武夷山北站,跨越崇阳溪及多条乡村公路。特殊的位置和地形,使这座桥梁施工方式也极为特殊。整座桥由道岔连续梁、简支梁和预置梁等三种梁体连接而成。“受梁体构造形式影响,我们这边是10个墩两个桥台,但墩的构造形式有5种。”郑国文介绍,1#至6#桥墩因为是连接道岔连续梁,桥墩宽度与普通桥墩相比,宽出40公分;7#桥墩的宽度则比普通桥墩小;8#桥墩同时连接简支梁和连续梁,墩顶支撑垫的高度有变化;而9#和10#桥墩在河中间,且墩身高度超过25米,按照要求必须建成空心墩,在这两座桥墩上还分别设置了桥梁安全检查口。 环保施工——“呵护青山绿水,不做时代罪人” 在武夷山坑口村家湾弃渣场,防止滑坡的挡渣墙以台阶式分级而立,水泥砌成的排水渠错落有致,像这样的环保弃渣场,在Ⅳ标段中共有21个,共容纳500万立方米的施工弃渣。 “呵护青山绿水,不做时代罪人。” Ⅳ标项目部陈勇介绍,项目部把做好环保、水保建设与主体工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待,以标准化文明工地建设为抓手,采取各种措施切实保护好武夷山生态环境和铁路两侧的自然景观。 坑口也是闽江源头之一,在此施工的一分部做足了环保文章:建设施工便道时,宁可开山凿路,也不占用河道,为保护一棵“拦路”的百年古树,不惜增加成本绕道而走;投入400多万购买制沙设备,把隧道弃渣加工成20多万方的施工用沙,尽量减少土地占用;为了让杨梅岩隧道进口污水排放达标,不吝增加投入加长水循环…… ☉本报采访组 文/摄 |
相关阅读:
- [ 07-05]“弯道超车”靠科技 ——合福高铁闽赣VI标段建设见闻
- [ 07-04]决战收官之年——合福高铁闽赣V标段建设见闻
- [ 07-03]合福高铁南平段铺设无砟轨道 轨距允许误差不超0.5毫米
- [ 06-17]合福高铁武夷山东站地段开始铺轨
- [ 06-09]合福高铁建瓯西站 施工队开始转入轨道铺设阶段
- [ 05-07]合福高铁闽赣段南平北站:工人在固定钢轨
- [ 05-07]合福高铁南平段6日开始铺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