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实行村级“零接待” 扼制“舌尖上的腐败”
2014-03-09 10:28:3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一月一公开,群众心中有数 2月15日,是武夷山市严格落实村级财务“一月一公开”工作的截止日。崇安街道黄墩村最偏远的牛仰自然村一村民代表看过“一月一公开”后写下“满意”二字。他说:“一月一公开”,财务、党务、村务等内容一目了然,特别是村务接待费用,我每次都会认真看,只有自己看了才放心。 村级接待费用问题历来是群众关心的热点,也是引发群众上访的一大源头。为此,武夷山市各乡镇、街道、村严格落实村级财务三级监督,即村民监督、村财乡管、市里审计。明确要求在“一月一公开”工作中,当月的村财收支情况必须于下个月的15日前,将“村级货币资金收支明细公开表”、“村集体财务收支流水账公开表”一并公开,接受群众的举报监督。武夷山市还公开举报监督电话,以加强对村级接待的监督。 “村里陪吃喝、塞烟酒、送土特产,是私人接待还是公款接待不公开,这很让人反感。”一位村民告诉笔者,“现在村集体财务收支一月一公开,干部吃了我们就知道。” 据统计,一年来,武夷山市115个行政村的村级接待费为0元,2013年共节约伙食费、会议费720余万元。 武夷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春晖说,“零接待”彻底管住了“嘴巴”,既减轻基层负担,又保证工作有足够的精力,还有利于树立基层干部清廉的形象,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不少村集体经济薄弱,大多存在“无钱办事”或“少钱办事”的问题。一顿饭或许花销不算多,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还是相当可观的。 武夷山市通过统一标准、严格落实、全面公开等措施推行村级“零接待”,不仅极大减轻村级负担,截断利用接待“幌子”进行费用转嫁后路,根治了村级干部“乱吃”、外来干部“白吃”症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零接待,能否成为基层村务工作常态,值得期待。 |
相关阅读:
- [ 03-08]武夷山推行九大营销活动
- [ 03-07]武夷山市人民检察院、法院到小学敬老院送温暖
- [ 03-04]林思琦: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回忆武夷山的四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