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晒出去年民生工程“成绩单”
武夷山市二中
作者:李茜/ 文 邱汝泉/摄
“天蓝了,水清了,路宽了,空气清新了,路灯变亮了,医疗环境变好了……” 一个仅有20万人口的城市,5年投资近50亿元,且投入比重逐年增加。尤其是2013年,财政用于支持保障改善民生支出占相应年度公共财政总支出的70%以上。小城市的大手笔“民生工程”,令武夷山百姓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经济发展成果,武夷山市用“小财政”支撑起了“大民生”,亮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排队拿号、看病、缴费、拿药……短短十来分钟,带儿子来看病的林美红就办好了全部手续。“新医院的就医环境可以媲美省城大医院了。”林美红笑着说。
2013年3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新院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当地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医疗环境大大提升,新院设置导医台,门、急诊收费窗口分离,仅门诊收费窗口就有6个。医疗服务流程也更加人性化,日均门诊量、住院病人数、手术例数与去年同期对比明显增长,还吸引了周边县(市)的不少患者前来就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
2005 年7月,作为福建省首批试点市,武夷山率先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当年全市参合人数仅118510人,参合率76.22%。如今,全市16.9387万农民中,有168982人自愿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21%。至2013年12月31日止,新农合报销85081人次医疗总费用10358.63万元,报销总补偿6282.53万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为78.56%,住院实际补偿比52.43%,人均住院补偿额达2957.57元。基金使用率为107.78%。
“医生给我开了一个月降压药,一共300多块钱,我自己只要付94块。”43岁的张先生是武夷街道的农民,患有高血压后,需要长期吃药,经济负担不小。
根据政策,张先生参加了新农合,门诊报销70%,个人只要缴30%就行了。而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夷山市所有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不仅可以享受门诊报销70%的政策,还能买到“零差价”的药品。
2013年,武夷山市的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所(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在实现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全市村卫生所全面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集中采购和网上采购,药品配送和结算实行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交易资源共享和动态监管。
- 2014-02-14武夷山市总工会送温暖助力春运抗冰
- 2014-02-14武夷山分水关再度冰雪阻路 公路部门迅速抢通
- 2014-02-14省旅游局领导到武夷山市调研
- 2014-02-13武夷山市妇联把好年后效能关
- 2014-02-13武夷山分水关再度冰雪阻车 公路部门迅速抢通
- 2014-02-13厦门88岁老人迷路 以为BRT能到武夷山找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