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县鸾凤乡 一年新建千亩蔬菜基地
本报讯 120座大棚笼罩在数千亩田畈上,给传统冬闲田野带来现代气息。外面寒风凛冽,棚内温暖如春。2日,正在棚内给白菜浇水的富康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傅泽平说:“去年已卖菜120多万元,眼下可上市的还有小白菜、芹菜、大蒜等十多个品种,茄子、辣椒等春节也可上市。”
像“富康源”这样种上百亩蔬菜的专业合作社,鸾凤乡仅用一年就培育起4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县城近郊冒出了许多种菜大户、散户,千亩蔬菜基地又恢复起来了。
鸾凤是光泽县的城郊乡,长期以来县城居民的“菜篮子”主要建在这个乡的文昌、武林两村。近年来,光泽城市扩建,这两个村的千亩蔬菜基地被征用,再建千亩蔬菜基地的重任落在了鸾凤乡党委、政府的肩上。“但失地的老菜农想种菜没有地,有地的二线村农民又不想种。”乡党委书记陈福军说,“经过摸索还是从改革入手,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方式,让社会的资金、技术等资源与二线村的土地、人力资源结合起来。”
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100亩蔬菜基地,在距光泽县城不足4公里的廖家湾田畈上。理事长林建明一边驾机整地,一边告诉我们,大田的冬令菜已快卖完,4座大棚里的空心菜、辣椒、茄子等是为春节供应准备的。廖家湾属武林村管辖,现在被列入蔬菜基地,但农民不懂技术,不敢种。乡里就把文昌村三代种蔬菜的林建明引到这里,通过政策扶持引导,终于有40多户农民分别以田入股,出租承包田经营权等方式,加入以林建明为理事长的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以田入股的农民参与管理、劳动、利益共享,收田租的参加劳动赚工资还学种菜,然后自己建家庭菜园。乡分管领导伍贤通说:“这办法挺见效。以前这个季节,走进廖家湾处处是灰色的冬闲田,今年完全变了,到处是绿油油的菜地。”
中坊村大坪至杨梅坑5公里长的山垅处抛荒半抛荒状态。多年办厂经商的姜水龙、彭远明、高茂军就邀了当地十几户村民入股,投资300多万元成立“中坊吉农蔬菜专业合作社”,把这里的400多亩荒田租来种菜,年产蔬菜350多吨,专供附近的圣农食堂和职工。他们为什么会把几百万资金投向种菜?场长彭远明说:“一有政策扶持,二不愁销路,三有乡里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同样是种菜,新旧两重天。”乡农技站站长官山鹰说,“以前的菜农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种自己的地,用自家的肥,凭祖传的技术,不要付地租也不要付工资雇人。现在是租人的地,啥都要付钱,没规模,低档次,就要亏本。所以,乡里重点培育了4家专业合作社和十几个家庭农场和大户,种植规模仅去年一年就上了1000多亩。”
(邱盛林 武少龙 冯维华)
- 2013-12-24光泽县慈善总会12月23日正式成立
- 2013-12-22光泽县委书记:培育壮大食品产业 推动经济较快发展
- 2013-12-21南平市委宣讲团在延平、建瓯、光泽、松溪、政和宣讲
- 2013-12-19福建今冬初雪飘落武夷山光泽等地 德化九仙山昨迎今冬首场雾凇
- 2013-12-18省经信委团委在光泽县开展送温暖扶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