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南平新闻 > 正文

南平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纪实

2013-12-06 06:58:5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建阳马伏现代水利示范园区

武夷山五夫镇吴际水库清淤现场

邵武市嘉德农场内的节水灌溉设施

延平区王台镇井窠农田水渠

小农水拉动“大经济”

——南平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纪实

□廖晨星 杨孝丽

初冬时节,沿着建瓯市徐墩镇的乡道行走,平整的田地、蜿蜒的水渠、笔直的道路相互交织,不时会看到忙于平整农田、修建水利的群众。河道治理、灌区渠道清淤等基础水利设施塑造了南平市农田水利的“外在美”,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孜孜以求,则体现了闽北人对农田水利建设“内在美”的执著。内外兼修,成为闽北打造现代农田水利“升级版”的关键。

然而,这仅仅是南平小农水建设取得的丰硕果实之一。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闽北人多地少、水土资源分布差异大的生动描述,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南平经济社会发展、粮食安全和改善民生的突出问题。

市水利局农村水利建设分管领导肖夷说:“当前,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与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发展要求不匹配的矛盾更加突出。全市年用水总量27.3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23.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5.7%。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推动全市农业农村新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正因如此,南平紧紧抓住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下简称“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的机遇,自2009年开始,农村水利工作步入了政策扶持力度最大、投入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效果最为显著的新时期。

“各类灌区是保障粮食生产、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主阵地。”市水利局农水科负责人李俊立说,“突出‘整体推进’规划设计思路,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为载体,以片区为单元,集中连片推进末级渠系节水灌溉项目建设。”

从2009年开始至今,全市10个县(市、区)先后实施的四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在这批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为龙头的农村水利设施项目建设中,南平始终将民生水利新理念融入其中,以突破“最后一公里”困局为核心,加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在前期规划、竞争立项、资金投入、创新机制、建后管护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的同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农民参与、利益共享”原则,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涌现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小农水典型发展模式,同时也树立了南平规模发展的节水灌溉品牌。

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过程中,市水利部门还积极推广膜下滴灌、小管出流、微喷等高效节水技术和强化工程管理,当地农民都说:“过去是上靠天,下靠地,中间靠空气;现在是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水利。”“过去我们是戴草帽,穿水鞋,拿铁锹;现在是穿皮鞋,扎领带,点鼠标。”这些“民谣”形象地总结了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给“三农”带来的巨大变化。

“推动节水灌溉是推动我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迫切要求。”李俊立说。

事实正是如此。仅2013年度计划完成农田节水灌溉面积13万亩,已基本完成。项目完成后,将改善灌溉面积13万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万亩,工程受益人数4.1万人。

此外,各地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以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据,积极开展县级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将项目尽量安排在相邻近区域,实现项目区域对接、资金投向互补,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县域农田水利规模化发展。同时,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也让受益区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新的改变。特别是实施土地流转后,农民除了土地租金收入外,还进行田间套种,帮助种植企业搞田间管理,从事养殖业、个体经商、外出打工等,收入明显提高。家住延平区王台镇井窠村54岁的叶火耿说:“以前自己种田,从年头辛苦到年尾,年利润几万元。现在地租、养鸡、工钱三样算下来,全家年纯收入至少增加一倍。”

“小农水”拉动“大经济”。随着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顺利推进和高效节水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南平将进一步推动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种植规模不变的条件下促进闽北农业发展。

强化农村饮水安全管护 确保工程持续发挥效益

□肖夷 李俊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之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2007年开始持续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做为民办实事项目来抓,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投资64617万元,共有2443个行政村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使150.2279万人喝上干净、安全、放心、洁净的饮用水,受到农民群众赞誉。但从我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看,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管理滞后,普遍对长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护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宣传不到位、用水缴费观念陈旧,水价偏低,有的甚至因收费难而未收取水费,导致运行管理资金短缺严重,管理不到位,造成恶性循环;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滞后、个别地方出现水源干枯、甚至水体被污染、水质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这都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分建、七分管”,建立有效的建后管理机制,确保维修养护经费落实,是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的关键。今后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建立长效机制,实行有偿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要确保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关键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产权明晰、管理规范、运营高效、收费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运营机制,使工程良性运行,持久发挥效益,真正做到以水养水,惠泽百姓。

——合理确定水价,规范水费计收办法。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发挥价格杠杆对节水的促进作用、合理确定水价。水价确定既要保证工程有必要的运行管理经费,又要考虑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

——强化建后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要明晰饮水工程所有权,落实管护主体,成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合理的水价和收费办法;组织管理人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使农村管水员逐步熟练使用和正确维护管理农村饮水工程,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各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和水质监测、水源保护等各项工作;制定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当发生供水安全事故时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有效处置。

——制定优惠政策,确保良性运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村级水厂要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供水工程维修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大修或更新改造,确保工程长期良性运行;要优惠农村供水电价,按农业用水电价计征,减少运行成本,降低水价受益于民。

——创新投入机制,实现市场化运作。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多元化投资模式,利用独资、合资、股份制等方法建设饮水安全项目;借鉴城市供水经验,试行农村供水公司化运作模式。加强对已建工程的管理,可以进行拍卖或租赁经营,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发挥其应有效益。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加大对农民用水户的宣传力度,使其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水是商品、节约用水、安全用水等意识,摒弃“福利水”、“天赐水”的错误观念。要通过宣传让农民群众明白,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今后的日常运行、维修和更新改造资金需要通过合理的水价来解决,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永续利用、永久受益。同时要建立水费定期公示制度,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监督,让农民群众吃上明白水、放心水。

清水润心田

水龙头轻轻一拧,水流便哗哗地流入灶头水缸,洗衣、煮饭、洗菜都方便了。自从村里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家住武夷山市兴田镇黄土村的陈文彪再也不用每天挑水喝了。

“以前都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或打井取水,现在终于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了”,12月4日,看着汩汩而流的干净自来水,陈文彪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与陈文彪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周边村635户群众。这些年因为年久失修,自来水管道流出的水时不时散发阵阵异味,加上各种企业不断涌入,生产、生活用水急剧增加,所造成的污水对地下水污染严重,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成为黄土村及周边群众的最大渴望。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武夷山市水利局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改善民生、服务农村的首要问题,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2012年,总投资83.7654万元的黄土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群众的热切期盼中正式破土动工,工程计划日供水量规模为100吨,建成后将解决兴田镇6个村近3000多人的饮水问题。

在实施兴田镇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过程中,武夷山市水利局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基建程序要求,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建设的设备和材料实行统一采购,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高标准修建清水池、沉砂池、过滤池,并安装了不锈钢一体化净水器,确保供水安全、洁净。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不能单纯停留在为老百姓解决饮水困难的层面上,而是要向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卫生水、安全水、放心水,要使供水工程达到‘建成一处精品,形成一道风景,服务一方百姓’的目标。”武夷山市水利局局长吴平西说。今年武夷山市还将投资1990万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0824人。

为把工程打造成为精品,该市水利局严格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相关文件的要求,划定水源保护区,树立水源保护标志,拆迁水源周边的污染设施,杜绝有害物品污染饮用水源。并在受益群众中推选责任心强的村民负责水源周边的管理,定期对水源的水质、水位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确保水源水质优良。

此外,武夷山市水利局还会同防疫部门,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各1份,对常规指标进行监测,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促进了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提高。

如今,记者在兴田镇看到,不只是集镇,周围14 个村庄的群众都用上了自来水,很多村民建起了冲水厕所,用上了淋浴器,添置了洗衣机,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条条管道进万家,滴滴甘泉润民心,村民陈文彪说:“有了这‘幸福水’,我们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廖晨星 李俊立 魏 强

活水惠万家

2012年我省第一个开工建设的烟草援建水源工程项目——邵武市大乾水库,位于邵武市水北镇大乾村上游约4公里处。11月24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盘山颠簸,采访车辆终于抵达这里。只见两侧青山之间,机械设备正在紧张施工,开挖隧洞,一个巨大的工程雏形初现。

在远处观看施工的大乾村村民黄木发,脸上露出了笑容:“等水库建起来,就再也不缺水了!”

邵武市位于武夷山南麓,总人口约30万人,其中城区人口占了一半多,原有自来水厂在满足居民用水方面越来越吃力。

“不仅城里人喝水有问题,我们喝水也一样难,更不用说农田生产用水。”黄木发说:“我们山上的田地都是靠天吃饭的‘望天田’。俗语说:‘一天下雨哗啦啦,三天没雨干巴巴’。雨水少的年景就旱,雨水多的年景就涝。”

随着人口增多、水土流失现象增加,许多地方用水日益紧张。县级政府由于资金紧张等问题,在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捉襟见肘。邵武市政府从七、八年前就计划建设大乾水库增加水源,但苦于缺少资金,工程一直没有动工。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持续三届都将备用水源工程问题列入提案,四处奔波寻求解决办法。

就在这些地方为水而苦恼的时候,转机出现了。烟草行业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将烟基设施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水源工程上来。2012年南平市6个项目通过国家烟草总局审查立项,总投资5.11亿元,争取国家烟草援建资金4.34亿元。今年,一个个水源项目在闽北破土动工了。大乾水库就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在福建省援建的水源工程项目之一。

邵武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熊长金常年在乡镇调研,作为从事了十多年水利工作的专家,他说:“水源工程建设是烟草行业对水利建设的重大支持。烟草行业原来大多建设一些田间项目,解决的是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现在开始建设比较大的水源工程,解决的是水利工程的根本性问题。现在政府建设水利设施主要精力放在大中型项目,县级的中小水利建设比较薄弱,烟草水源工程恰好能补充这方面的工作。因此,这项工作对水利建设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熊长金介绍说,是烟草行业的“真金白银”落户水利,化解了该项目资金的“掣肘”。“大乾水库建成后将为邵武市水北镇的大乾、龙斗、王亭、大漠和故县等5个村的耕地提供灌溉,受益农田面积13.35万亩,扩大宜烟面积5.3万亩,对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农民可亩增收1800元左右。此外,还可以作为邵武城区30万居民人饮供水的备用水源。”

“大乾水库项目总投资1.68亿,争取援建资金1.23亿,目前已完成投资1.01亿元,占总投资的60%。”熊长金说。许许多多的村民像黄木发一样,都盼着水源工程在自己的家乡早日完工。

☉廖晨星 陈荣华

百万农民喝上干净水

农村饮水安全是南平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建设项目之一。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又好又快地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从2007年开始,我市共有列入规划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为186.2372万农村人口和12.7263万师生人口。自2007年至2012年完成投资38237万元,争取中央资金15989万元,解决了94.8374万人的不安全饮水问题;2013年计划解决55.3905万农村人口0.0985万师生饮水安全问题,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16658.8万元。目前已经开工657处,占100%,完工569处,占86.61%,完成投资26380万元,占总投资27205万元的96.97%,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50.2514万人,占89.69%。还剩余饮水不安全人口36万人,将在2014~2015年全面建成,使186万余人提前喝上安全、干净的饮用水,普遍受到农村农民的赞誉。 (李俊立)

本版图片均由 廖晨星 杨孝丽 拍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