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百戏”上湖南卫视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09-04 06:56:5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乌龙茶汤显示的图案——花好月圆 有关茶汤形成图案的描述早期见于唐代文人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其中写道:“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北宋人陶谷在《荈茗录》中记载:“茶百戏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不过遗憾的是,茶百戏逐渐湮灭于历史红尘中。 1984年,章志峰从福建农大茶学专业毕业后致力于茶文化研究和交流。为探索茶汤形成图案的原理,他多年来查阅大量古籍资料。经过数百次不同茶树品种、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各种茶原料的团饼茶加工、各种演示技法的大量实验,章志峰终于解密茶汤搅拌后形成的悬浮液是形成图案的关键。由于茶汤悬浮液具有暂时不消散的特点,通过冲点、搅拌形成的“汤纹水脉”才可能形成各种图案。2009年,茶百戏在章志峰手中恢复重现,2010年正式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茶百戏技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黄星源)(本组图片由章志峰提供) |
相关阅读:
- [ 08-10]福建首个非遗人才培养基地落户莆田 将推广校企合作
- [ 07-16]非遗“建瓯光饼”名店“旺弟”在南平市区开店
- [ 07-15]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出炉
- [ 06-30]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在台北举行
- [ 06-25]“非遗”光环下的文化传承
- [ 06-21]漳州芗城区文衡殿哪吒鼓乐将申报国家级"非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