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环保 > 环境友好型校园 > 正文

厦门环境教育向纵深发展

2013-08-27 10:35:06      来源:南平环保局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地处祖国东南大门,四海环抱,风景宜人,与台湾一水相隔,与香港、澳门遥遥相望。近些年来,厦门市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纳入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全过程;同时,利用地缘优势,建立两岸三地沟通交流与合作平台,积极稳妥推进环境教育立法,有效地推动了环境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如何提升公众环境意识?

将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过程;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及网络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和环保科普宣传教育。

厦门市坚持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过程;强化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列入党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在党校和行政培训班定期开设环保课,邀请环保专家作演讲或专题报告,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

为打造全方位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平台,厦门市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及网络媒体,设立专栏、专题,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质量、发布环保信息,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教育,使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地球日、全国土地日等纪念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大型社会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民环境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在市区主要路口、社区设立网架广告,在市区公交车、公交候车厅开辟公益宣传广告宣传专区和宣传栏,在电视台、报纸、网络刊播公益广告,使环境宣传教育覆盖到每个角落。

充分发挥和挖掘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ICD(鹭岛关爱日)、厦门绿十字服务社、厦门大学学生绿野协会、厦门观鸟协会等公益性的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自觉把保护环境当作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环境教育如何融入学校教学?

把素质教育作为有效抓手,将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贯穿在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全过程,引导师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的同时,树立起环境意识。

厦门市将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厦门市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主要载体的环境教育活动,蓬勃发展。厦门市很多学校也把素质教育作为有效抓手,主动将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贯穿在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全过程,引导师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的同时,树立起环境意识。

厦门市有的学校还把"环保绿色"作为文明学校的重要标志,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健全了以"校长-中层领导-教师-学生"为架构的绿色创建组织网络。同时,把课堂教学作为环境教育的主阵地,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的主渠道中渗透环境教育。

有的学校还组建了以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相关教师为成员的环境教育教研组,探讨各学科环境教学的结合点和各自可以延伸的方向。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将环保兴趣活动纳入学习课程中,并配备专门的老师指导环保兴趣小组开展活动,将环境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校教学管理之中。在培养青少年环境意识的同时,厦门市还采取各种措施提升青少年的环保社会实践能力。他们鼓励青少年自发加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各类环保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清理乱张贴的小广告、白色污染和"你丢我捡"等活动;收集废电池;深入社区、工厂和农村进行宣传,参与保护母亲河活动。在环保社会实践中,广大青少年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也逐渐形成。

厦门市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主线,通过举办创建"绿色学校"培训班,对全市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长及老师进行培训;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并通过开展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进行形式多样的环境知识教育,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他们还注重把环境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家庭、社区,在家庭生活中注意一些基本的环保行为,如使用无磷洗衣粉、太阳能热水器、垃圾分类、禁烟等,有效地推动了家庭、社区的绿色革命。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级绿色学校123所,环境教育基地5个,各级绿色社区48个,安静小区38个。

构建什么样的环境教育平台?

举办各类全市中、小学生夏令营(交流营)活动,为两岸三地青少年提供沟通互动平台;同时,走出去借鉴环境教育先进经验,为厦门市环境教育更上一层楼打下良好基础。

厦门市的环保夏令营已成为福建省环境教育的一个知名品牌。近些年来,厦门利用地缘优势,举办了各类全市中、小学生夏令营(交流营)活动,为两岸三地青少年提供沟通互动平台。比如,举办厦门、台湾青少年环保夏令营,厦门、香港青少年环保夏令营,在厦台商子弟环保夏令营,以及厦门、台湾中学生环保夏令营等。

厦门市还组织生态环境保护考察访问团,赴金门开展考察活动,双方就共同关注的环保问题展开讨论;组织环境教育参访团访问台湾,组成成员主要来自环保和教育系统的优秀环境教育工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加强了海峡两岸环境教育交流,搭建起了厦门与台湾环境教育的合作平台,建立了合作发展模式,努力促进两岸中、小学及幼儿园环境教育成果的共享。同时,借鉴台湾环境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为厦门的环境教育更上一层楼打下良好基础。

积极开展大学生绿色环保论坛,推进厦门与港台高校环境教育工作交流。另外,还为3地环保NGO牵线搭桥,积极促进3地民间环保团体的交流合作。目前,厦门市环保NGO与港台两地的环保NGO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如:厦门观鸟协会与台北观鸟会、金门观鸟会及香港观鸟会结为友好合作社团,开展了大量的交流学习活动。

环境教育何时走上法制轨道?

充分利用拥有地方立法权的优势,借鉴国际及台湾、宁夏、天津等地环境教育立法经验,积极推动《厦门经济特区环境教育条例》的出台。

继宁夏、天津环境教育立法之后,厦门市正积极推动环境教育立法工作。据厦门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厦门市环境教育目前存在着岛内外发展不平衡、行业间开展不同步、环境教育投入不够等问题。因此,通过政府立法推进全市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之路,非常必要。厦门市充分利用拥有地方立法权的优势,借鉴国际及台湾、宁夏、天津等环境教育立法经验,经多方调研和努力,正积极推动《厦门经济特区环境教育条例》的出台。

2012年12月,厦门市环保局主办了海峡两岸环境教育立法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市人大、市政协、法制局、教育局、环保局领导、省环保厅及福建省4地市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学习借鉴其他地方成功经验。

厦门市人大、市政协、法制局、教育局、环保局5部门相关负责人先后赴宁夏、天津学习两地环境教育立法经验和做法,之后又邀请参与台湾环境教育立法的专家学者及宁夏、天津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到厦门,为厦门市的环境教育立法出谋划策。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厦门市环境教育立法已进入市人大立法调研阶段,《厦门经济特区环境教育条例》正呼之欲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