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28日讯(通讯员 叶凌云)金秋的浦城大地,无边的稻田翻涌着金色的浪涛,空气中弥漫着谷物与泥土的醇香,每一条田垄都写满了沉甸甸的富足。
电“靓”秋收路 守好致富田
10月26日,国网浦城县供电公司石陂供电所圆满完成全国再生稻现场会保电工作。
10月25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浦城召开全国再生稻生产现场会,来自全国10个再生稻生产省份的农业农村部门,以及有关科研院校专家、农技人员等齐聚一堂,交流经验做法,破解发展瓶颈,助力再生稻绿色高质量发展。与会人员还前往石陂镇案山下村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片、石陂镇申明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莲塘镇山桥村稻再油试验示范基地等地进行现场观摩。

在石陂镇科技小院再生稻示范片旁安装共享充电满足农户抽水灌溉 叶凌云 摄
为保障会议期间用电安全可靠,连日来,该公司组织人员为浦城县石陂镇申明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新增一台160千伏安的变压器,对粮食收储、烘干、加工等设备设施开展用电检查服务,为秋粮入库提供强劲、稳定的电力。并在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片附近安装共享充电桩,更好满足农户灌溉用电需求,运用无人机、红外测温检测等方式全面“体检”农排线路、供电台区、排灌设施的用电安全隐患。
“我们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是从单一育秧功能拓展为集智能育秧、农机服务、农资配送、稻谷烘干、仓储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事服务机构,作为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种植、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支撑平台,石陂供电所主动上门服务解决用电难题,我们生产保障吃了颗‘定心丸’!”当地陈氏泰优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兆武感激地说道。
电力护春耕 不误好农时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浦城2025年再生稻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居全省首位。浦城县石陂镇案山下村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产示范片集育秧、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是浦城重点打造的高标准农田和全程机械化生产标杆区,2024年创下亩产1257.1公斤的纪录,2025年“甬优1540”品种预计亩产可达1400公斤以上。

走访种粮大户了解用电需求 叶凌云 摄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3月20日,为保障春耕春种农业生产用电无忧,该公司石陂供电所主动靠前服务,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排查石陂镇申明村的现代化育秧中心的育秧大棚农灌线路隐患,检修排灌设备,以“满格”电力护航春耕生产,助力乡村振兴好“丰”景。
一年之计在于春,电力护航正当时。为扎实助推春季农业生产,该公司提前部署,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开辟春耕用电“绿色通道”,简化报装流程,确保农户“快用电、用好电”。并积极对接村委、种粮大户、育秧企业等,细致掌握农业生产各环节用电需求,重点排查育秧大棚供电线路、配电设备及水泵、卷帘机等设施,对高湿度环境进行绝缘处理,从源头消除隐患,向农户发放安全用电手册,讲解用电注意事项。并及时开辟春耕服务绿色通道与宣传电力设施保护,让安全可靠的“电动力”,奔涌在“希望的田野”上。
满格电赋能 绘就“好丰景”
“再生稻头季收割后,这接下来的60天第二季生长期需要及时、充足的水源,供电公司的e取电设备‘扫码即用、用完即走’的共享用电新模式,真是及时雨,帮助我们实现了智享灌溉,非常方便,非常感谢。”8月12日,在浦城县临江镇万鑫家庭农场万亩再生季稻高标准农田旁,种粮大户马芳华握着国网浦城县供电公司临江供电所副所长吕强的手感激地说道。

检查拉线 叶凌云 摄
今夏以来,浦城县持续高温少雨,再生稻、玉米等秋作物生长面临严峻考验,农业灌溉用电需求急剧攀升。为保障生产用电,该公司在浦城县临江镇、石陂镇万亩高标农田旁安装共享充电设施,通过“智能扫码、智享灌溉”共享充电,该项目可实现“扫码即用、用完即走”的共享用电新模式,更好满足农户灌溉用电需求。
在浦城县仙阳镇阳墩村,该公司结合区域电网规划和农田布局改造,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的电力配套工程,改造高低压架空线路51千米,新增变压器容量2130千伏安,高低压电缆入地42千米,进一步推广智能化、数字化、远程监控设备等电力服务,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更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更强劲的“电动力”。
一幅“诗画浦城 稻谷满仓”的丰收画卷正在浦城大地徐徐展开,该公司依托电力大数据,分析“大米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和影响,持续提升电力大数据对服务稻米产业的能力,以可靠的电力供应和优质的贴心服务,确保“浦城大米”从采收、运输到加工的全链条用电无忧,提升“浦城大米”品牌影响力,让这份来自闽北丹桂之乡的馈赠走进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