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来源:闽北日报 | 作者: | 时间:2025-10-26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南平市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置于突出位置,再次彰显了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力。全会精神在南平市农业农村部门和农村基层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将宏伟蓝图化为实际行动,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十四五”期间,南平市粮食连年丰收、“三茶”统筹持续高质量发展,成功研发白羽肉鸡“圣泽901”新品种,创建一批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部署,再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信心。”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干部职工表示,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南平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谋深谋实“十五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项目,高质量推进当前正在编制的“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努力让规划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引领南平农业农村未来发展。同时,围绕“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目标,推进大力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数字乡村平台建设等政策落实,以及“乡村资源流转贷”“整村振兴贷”“农村龙头企业贷”等金融新产品落地实施,推进农村资源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让农村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近年来,松溪县立足生态优势,聚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探索“烟稻轮作”“稻螺共生”等种养体系,积极整治撂荒地,切实稳定粮食生产;通过产学研合作、品牌化运营及农文旅融合,让“百年蔗”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蔗”;以省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县为契机,推动闲置资产有效盘活……“我们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粮食‘五新’技术推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走好具有松溪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松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真刚趣说。

“全会对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让我们倍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邵武市金坑乡党委书记黄福文表示。近年来,金坑乡牢记嘱托,依托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功打造了系列农旅融合项目,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聚焦提升农业质效,做强做优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深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擦亮生态底色,挖掘红色内涵;确保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精准高效落地,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金坑力量。”黄福文说。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武夷山市上梅乡乡长方福彬既振奋又踏实。方向更明了,干劲也更足了。作为省级生态乡镇,上梅乡拥有13.4万亩竹林,竹笋是乡亲们的“致富笋”。近年来,通过建设高产示范基地、推广“合作社+农户”模式,乡里已将产业链从挖冬笋、春笋延伸至笋产品加工,有效带动村民就地就业增收。“我们这些竹林,就是聚宝盆。”对于未来,方福彬信心十足,“下一步,我们不仅要继续做好‘竹笋文章’,更要向精深加工和品牌化要效益,把‘上梅笋’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回来,一起把这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目标催人奋进,内涵丰富精准,指引科学清晰。”浦城县管厝乡党溪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依婷说,作为基层干部,要紧盯目标、接续奋斗,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她表示,将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作用,深入探索“双领办”模式,用好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和研学资源优势,推动形成集党员教育、家风体验、特色民宿等为一体的可看、可学、可体验的“文化+”项目,围绕农文旅全面融合,走出一条具有党溪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今年,我流转了300余亩闲置土地种植‘永优4949’‘春优590’等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引入农业生产机械化设备,还建起全镇首个水稻机械化育秧工厂。”光泽县润田水稻种植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邱英聪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让我们倍感振奋,也更明确了发展方向。我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智慧农业设备,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采写:卢国华 朱曾溯 邓贤龙 范鑫琳 元喆翰 邱春静 徐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