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18岁溺水小伙胡兵洋的父亲胡贤亮、二哥胡波从福州赶到南平,在南平市公安局大楼前,将一面印着“警徽闪耀护民生 危难时刻伸援手”的锦旗交到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民警徐年手中。“徐警官,要不是你,我孩子就没了。”胡贤亮哽咽地说。
这感人的一幕背后,藏着一段发生在国庆中秋假期的温暖故事。
10月7日下午5时许,休假的徐年陪着家人在福州闽侯十八重溪景区游玩。突然,不远处传来急促的呼救声:“有人落水了!”
“当时没多想,听见声音就往那边跑。”徐年回忆,他循声跑到一处水塘边,就见两个人正合力把一名小伙从水里拖上岸。现场围了不少人,大家七嘴八舌,夹杂着家属的哭喊声。
徐年拨开人群快步上前,一眼就看出情况危急:小伙面无血色、不省人事。跟在他身后的表姐王静——省妇幼保健院的护士,立刻亮明身份:“我是护士,请大家让一让!”接着,她蹲下身检查小伙的生命体征,发现脉搏近乎消失。
与此同时,曾接受过特警急救培训的徐年一边疏散围观人群,保证空气流通,一边快速分工——“先把人抬到旁边的沙石平地上,马上做心肺复苏。”“麻烦您去附近商店找AED。”“哪位是家属?快打120,报清楚地址和现场情况。”
安排好后,大家立刻行动。徐年则跪在地上,先检查小伙口鼻、清理异物,随后开始做胸外按压。小伙体型不算小,每一下按压都要用上全身力气,没一会儿手臂就酸得很,膝盖也被沙石硌得生疼,但他一下也不敢停。
王静在一旁实时监测生命体征,不时提醒:“做得很好,有效果!”溺水小伙的大哥则配合做人工呼吸,还有群众蹲在边上按摩小伙脚部。按压进行十多分钟时,小伙突然吐出带血的水泡,徐年见状,更坚定了施救的决心:“有反应就说明有希望!”
20分钟、多轮心肺复苏后,王静突然喊道:“有脉搏了,面色开始红了。”徐年停下动作,看着小伙胸口慢慢起伏,终于松了口气,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膝盖已被沙石磨破,渗出了血,手腕关节处因用力过度传来阵痛。
从小伙恢复自主呼吸,徐年和王静就一直守在旁边,直到救护车抵达后才默默离开。
而另一边,溺水小伙被救护车紧急送往福建省立医院。胡贤亮回忆,“医生说我儿子溺水后出现心跳停止,肺部积水严重,缺氧时间过长,要我们作‘最坏的打算’。”10月11日,昏迷4天的胡兵洋终于恢复意识,主治医生松了口气:“幸亏现场救得及时,要是没有专业心肺复苏,等救护车到了也晚了。”
孩子脱离危险后,胡贤亮一家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救命恩人。但当时事发紧急,并未留下施救者的联系方式,多方寻找无果。
转机来得偶然。前些天,王静和省立医院ICU的护士聊天时,聊起了十八重溪有人溺水的事,无巧不成书,这位护士刚好就是收治小伙的医护人员。就此,在医院的牵线下,胡家联系上了王静,并得知另一位救命恩人是南平市公安局的民警徐年。
“联系上徐警官那天,我们激动得一夜没睡。”胡贤亮说。他给徐年打了好几次电话,想上门道谢,都被徐年婉拒了,但他执意要当面表示谢意,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蒋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