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探索“共有产权”房 托起群众安居梦

来源:闽北日报 | 作者: | 时间:2025-09-08

从“房票”到“共有产权”人才房再到“共有产权”房,顺昌的这一探索——

让“家”的梦想照进现实

买房,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的一件大事。

杜甫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苏辙自嘲:“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

“安居”是“乐业”之本,安居梦就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近年来,顺昌县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部署要求,立足县域实际,以满足城乡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目标,探索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从“房票”到“共有产权”人才房再到“共有产权”房,顺昌的这一探索,让“家”的梦想照进现实。近日,记者走进顺昌,实地感受“共有产权”购房政策在顺昌如何托起群众的安居梦。

政策缘起:

破解人才安居与房地产市场发展难题

“顺昌的‘共有产权’房政策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从前几年的‘房票’的深化拓展。”全程参与“共有产权”房政策制定实施、完善升级的顺昌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生兴说。

时间回到2022年。当年4月,南平市各县(市、区)结合旧城改造片区开发,相继出台房票安置政策,在房产去库存、缓解拆迁短期资金压力、加快拆迁安置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

刘生兴说:“当时,顺昌县大胆探索并实施了房票安置政策,撬动各方利益共同点,取得政府、开发商、拆迁户都比较满意的结果。”

何为“房票”?

最高人民法院的《行政裁定书》这样表述:“房票是产权调换方式中的操作方法,是征收人与特定被征收人及安置房源企业之间的结算凭证。”

“房票安置政策让老旧小区的群众、中低收入人群成为受益者,他们搭上‘房票’班车,圆了安居梦。”刘生兴说。

顺昌县地处闽北山区,近年来常住人口有所减少,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都不容易。

随着城镇化推进和城市框架的拉开,当地的新市民、年轻人数量不断增多,住房需求旺盛。

为此,顺昌根据南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扎实推进“才聚武夷”行动计划,出台一系列招才引才政策,深入实施人才安居保障工程。

“县里做过一项调查,在顺昌工作的许多青年在择偶时,拥有房产已成为一个重要条件。”刘生兴说,“然而,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收入不高,不足以购买城区的商品房,只能选择远郊购房或租房居住。”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政策和环境的竞争。顺昌县委副书记、县长谷国海表示,南平市、顺昌县对各类人才都有购房补贴、租房补贴政策,顺昌县每年在这一块支出800万元,但青年人才从购房到拿到补贴需要2-3年时间,到手时已没有获得感,这种“后端补助”的方式实际留才效果也不好。

“2023年11月初,谷县长召集组织部、住建、人社、工信、发改、财政等多个部门,将破解人才安居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命题交给我们。”刘生兴说。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走访多家房企,顺昌县决定以人才安居保障工程为切入点、房票机制为突破口,探索推动“共有产权”人才房政策,在留才引才的同时,能有效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现“政府留才、企业发展、青年安家”。

落地实施:

从文件变成人才手中的钥匙

何为“共有产权”人才房?

刘生兴介绍,“共有产权”人才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实行政府与购房人按份共有产权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符合政策的购房者购买顺昌首套商品性住房,由县属国有公司承担房价款的20%,个人承担80%。

2023年底,顺昌县在全省率先试行“共有产权”人才房政策,通过以“改补助现金为发放房票”的方式,由县属国有公司将支持人才购房的20%房价款以房票支付,双方约定县属国有公司出资20%,拥有房屋产权的20%,不做他项权证。

“‘共有产权’人才房政策改‘补后端’为‘补前端’,有利于缓解年轻人购买首套房的首付压力,解除了年轻人的‘痛点’。”刘生兴说,为保障政策稳定实施,顺昌县财政每年注入人才工作经费1200万元用于“共有产权”人才房出资。

“我的不动产权证是全县唯一一本明确标注县里拥有20%产权的证书,后面其他购房人都是100%个人产权。”顺昌团县委副书记吴思遥说,他是顺昌县试行“共有产权”人才住房政策的首位受益者。

1994年出生的吴思遥是顺昌县岚下乡人,2018年通过公务员考试回到顺昌工作。

“自从我和妻子结婚后,就一直与父母同住。随着妻子的怀孕,我们开始考虑购置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我们的存款又有限。”吴思遥说,恰逢顺昌推出“共有产权”人才房政策,他立刻与妻子商议,决定购买一套位于“外滩十里”的商品房。

2024年1月4日,吴思遥成功购买顺昌县首套“共有产权”人才房,并顺利办理了公积金贷款等相关手续。

“房子买下来后几个月,孩子也健康出生,大家都说是双喜临门。”吴思遥笑着说,“目前新房已经装修好,今年底我们一家三口就可以搬进新家过年啦!”

今年26岁的郭敦升来自福清,2021年考入顺昌县人民检察院,他是顺昌县首批20位购置“共有产权”人才房的成员之一。

“这项政策不仅让我实现了安居梦,更让我感受到顺昌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关怀。”郭敦升感慨地说,购房过程非常顺利,顺昌团县委等部门提供了细致周到的全程帮代办服务,从选房到办理手续,每一个环节都高效透明,让他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据统计,2023年底至2024年9月30日,顺昌县累计发放人才房票100张,房票金额1639.7万元,签约人才房100套,成功打通人才安居与房地产市场活力释放的双向通道。

优化升级:

让更多民众享受政策红利

一项惠民政策从制定出台到落地生效,并非终点,而是动态优化的起点。它会根据现实情况的反馈持续优化升级、扩宽边界,让更多民众享受政策红利。

顺昌县的“共有产权”房也是如此。

“‘共有产权’人才房工作取得不错的成效,不仅得到各级媒体的关注,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批示和肯定。”顺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军说,南平市在顺昌县“共有产权”人才房的基础上,推出了“共有产权”房。“2024年10月1日,顺昌正式实施‘共有产权’房政策,全面支持民众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

刘生兴说:“顺昌‘共有产权’房实现了政策覆盖范围的逐步扩大,并且政策更加精准,支持首付款每套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人才、二孩家庭、三孩家庭、医卫系统人才分别额外给予5%、5%、10%、5%的房票支持。”

这是顺昌“共有产权”房政策的第一次优化。

今年5月1日,顺昌县再次对“共有产权”房政策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和拓展,将“共有产权”房的房源范围从原有的新建商品住房拓展至新建商业营业用房,并简化资格审查、取消套数和面积限制,满足民众多样化需求。

这意味着,除了普通住宅,商业营业用房也能够以“共有产权”的形式进行购买,丰富了购房者的选择。

56岁的顺昌市民黄剑青就享受到了这一政策。

“我原来计划租一间商铺开工作室,看到‘共有产权’房新政策出台后,就跟家人合计,计算后发现买比租更合算。”黄剑青说,5月底,他在富金湖壹号步行街购买了一间约45平方米的商铺。“现在,商铺装修进入尾声,很快就可以用起来了。”

刘生兴介绍,此次“共有产权”房政策升级,加大了商业营业用房支持力度,对于购买新建商业营业用房的购房者,政策给予购房款30%的房票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每套支持上限不超过40万元,国有资本投资建设的不设上限,且使用收益归购房人享有。”

“‘共有产权’房政策出台后,我们楼盘的去化率有明显提高,三个月内销售了两百多套房子,比以往一年销售的量还要多。”福建润东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希文说,“今年的新政出台后,购买商铺的首付从原来的50%降到20%,我们楼盘的客流量又增加了不少。”

与此同时,顺昌县还进一步优化了房票使用政策,城乡征迁、地灾点搬迁等各类安置房票持有人购买“共有产权”房的,同样可叠加享受“共有产权”房政策。

从住宅到商业,从人才专享到全民普惠,该项政策的边界不断拓展,让更多人与美好生活不期而遇。

截至今年8月,顺昌县累计办理房票结算交易375件,发放房票金额4758.7万元;2024年10月1日至今年8月28日,顺昌县“共有产权”房已订购296套,合同网签275套,开具房票金额3123万元。

一本本盖着红印的不动产权证,正垒起一座城市最温情的答案。

“‘共有产权’房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有效促进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谷国海表示,顺昌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拧成城乡融合发展“一股绳”,深化“共有产权”房等政策,完善多元化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扩大受益人群范围,并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助力实现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卢国华 池亮亮 余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