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徐市依托产业和交通优势,以产兴镇、以镇聚人、以人促产,激活区域发展动能——长路放歌奔共富

来源:闽北日报 | 作者: | 时间:2025-08-17

货车隆隆驶过,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奔向共同富裕的希望。徐市镇,这个坐拥建阳经开区产业“强磁场”与畅达交通“大动脉”的闽北小镇,正将“通衢之便”转化为“共富之势”,开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经济引擎:家门口也能致富

“以前打零工,东奔西跑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稳定,还能兼顾家里老小,日子越过越踏实。”在离家不远的建阳经济开发区,徐市镇宸前村村民邱秀嫩找到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说起现在的生活,满脸笑意。

建阳经济开发区目前已集聚企业93家。竹加工、竹科技、医卫材料等产业蓬勃发展,有效吸纳就业3000多人,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引擎。

为了发挥经开区“母鸡”效应,培育经济“金蛋”,2023年,徐市镇通过开展农村“党建体检”,发现有些村存在大量闲置资金。2024年,徐市镇成立乡村振兴公司,吸纳整合辖区8个村1215万元闲置资金,以村集体入股的形式投资国企建达集团,共同建设高标准“共富厂房”,招商入驻后实现村集体分红与村民优先就业的“双赢”。

“以前分红,大家总想着分到手里最实在。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讨论后认为,想长远发展,要‘输血’更要‘造血’。我们投资600万元,与建达集团约定保底6%的收益。当年分红36万元,我们拿出3万元修建拦水坝、解决旱季灌溉难的问题,剩余部分用于村民福利发放。”宸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曷有说。

目前,“共富厂房”出租率达80%,年分红惠及全镇8个行政村。

经开区不仅惠及村集体,也让徐市镇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为了让更多人“出家门进厂门”,徐市镇发布最新岗位信息,登记求职需求,今年上半年累计达成就业意向300多人次。目前,全镇像邱秀嫩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已超1500人,“上班近、收入稳”成了村民口中的高频词。

傍晚时分,徐市镇圳头村旁的几家餐馆渐渐热闹起来。“随着入驻经开区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一带人气也越来越旺,在家门口开餐馆,加上自家房屋出租,收入远超从前。”村民王贵财所在的村与经开区仅隔一条马路,虽然土地被征,但经开区也给他带来了多元收入。

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像王贵财一样,靠着“上班、出租、小成本经营”等模式,日子越过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