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24日讯 近年来,武夷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以“四个强化”为引擎,大力推进党建作用“强”起来、育人阵地“建”起来、服务管理“暖”起来、思政教育“活”起来,推动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下沉一线,聚力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阵地。
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党建作用“强”起来
武夷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制定《关于加强学生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主要领导抓部署抓指导抓推动,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牵头,宣传部、教务处、后勤处、保卫处、团委等部门通力合作,不定期召开“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推进会,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学校召开“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推进会(武夷学院 供图)
该校坚持“学生在哪里,哪里就有党的教育”理念,以学生楼栋为单位,成立39个学生楼栋社区兼合式党支部,选派39名优秀机关干部、驻楼辅导员担任党支部书记,176名优秀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副书记、支部委员,形成“社区—楼栋—楼层—宿舍”四级联动的党建组织体系。深化党建服务内涵,开展“亮身份、强作用、当先锋”系列活动和“一月一主题”活动1432场次,服务学生5930多人次,让党旗在学生社区高高飘扬。
同时,学校出台《武夷学院学生社区党支部书记考评办法》《武夷学院学生社区党员积分管理办法》,将学生社区建设情况纳入楼栋党支部、辅导员等责任主体评价体系,与个人发展紧密挂钩。将学生在社区的表现情况作为党员发展、培养及评先评优的关键考量。三年来,共选拔重用优秀政工干部39人,表彰先进政工干部62人,发展学生社区入党积极分子4359名,吸收预备党员2662名,有力提升学生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水平,确保学生社区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功能建设,推进育人阵地“建”起来
多元分站布局,拓展育人功能。在学生楼栋设立“青年党员活动室”“红色驿站”“俊波党员先锋岗”,为学生党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供场所。按照“有利于活动开展、有利于学生管理”原则,合理划分学生楼栋片区,在片区内建立学生事务管理站、青年志愿服务站、平安校园督导站、学生自律成长站、青年思想领航站、学生发展指导站、心灵驿站、文化育人辅导站等8个“一站式”学生社区分站,打造“楼栋、楼栋片区、校区”三级治理空间,多渠道全方位拓展学生服务功能,全面激发学生社区创新活力。
“俊波志愿服务实践团队”开展家电义务维修活动(武夷学院 供图)
该校细化制定“一站式”学生社区分站工作内容和职责。同时设立高校思政网云平台育人号,收集学生社区工作动态,展示工作特色亮点。截至目前,共编辑“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简报30期,发布宣传报道370多篇。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经验做法在学习强国、新福建、福建高校思政网、福建教育微言等媒体宣传报道。
组织学校思政教师、辅导员、青年学生干部等560多人次下沉学生社区一线,常态化开展师生研讨68场次,在理想信念、学业指导、实践锻炼、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指导,以浸润式教育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在学生社区分站设立值班室,楼栋党支部书记、驻楼辅导员分时段轮流值班,倾听学生心声,掌握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引领,共发放学生社区工作问卷调查1650余份,与学生谈心谈话3200多人次,定期召开工作例会240场次,解决学生困难问题260多件。
强化人文关怀,推进服务管理“暖”起来
真情关怀,营造家的氛围。学校每年开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提供学生资助问题解答,宣传国家和学校有关资助政策,近三年为17995名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4837万元。为考研学子安排专车接送,精心准备“护考小礼包”,发出《致考研学子的一封信》,创造温馨便捷舒适的异地考研之旅,近三年学校学生考研录取591人。每年中秋节为学生送上月饼,春节期间为留校学生精心制定菜谱,提供细致暖心服务,寄托学校对莘莘学子的节日问候与真挚关怀。学生楼栋在毕业季自制“毕业寄语墙”手写祝福语……点滴细节将温暖送到每个学生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