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21日讯(通讯员 廖敏恺 杨嘉俊)5月17日至18日,建西镇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福旅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建西·同济杉木整合设计实地研学营”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沈阳、武汉、南昌、合肥、福州等全国各地20余名大学生参与。
此次研学营以实地建造工作坊为核心,融合跨学科前沿知识交流与沉浸式文化探索,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学习之旅。
在建西林业记忆馆,讲解员向同学们讲述林业文化故事,带领大家深刻感受顺昌杉木文化和林业产业发展历程。此外,同学们还体验了建西小火车,沉浸式领略建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
树脂工作坊与木工技艺实践环节成为当日活动的亮点,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用亲手采集的杉木碎片、林间叶片等自然元素制作树脂模块,留下一份独特的建西印记。在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下,同学们深入学习榫卯工艺,全神贯注地对木材进行切割和精准拼接。大家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学习,现场气氛热烈。
“这次研学营主要是践行我们同济大学和福建省的校地合作,结合顺昌县的木结构产业发展及建西的林业、文旅文化,组织大家参与各种活动,带动建西文旅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我们搭建了一个交互式的木结构展亭,希望通过数字工艺的新技术加上交互式的体验,让游客们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同济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王祥说。
“这次活动我收获颇丰,学习到了许多课外的文化知识。建西的杉木文化底蕴深厚,从悠久的杉木栽培史到精细的木材加工工艺,甚至整个建西镇的建筑构件与室内装潢,都与杉木密切相关,都能让我深刻地领悟到杉木所带来的可能性。另外,我也有幸参与同济大学的项目搭建当中,整个过程大家亲力亲为,让我认识到杉木结构的美妙以及方案设计的巧思,形成一个相互成就的地标文化建筑。期待建西镇杉木文旅的发展,让我们的相遇不止于此。”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学专业港澳台学生黄智轩说。
随着木工技艺营造进程的不断推进,最高5.5米的一根柱子成功吊装,结营仪式暨篝火晚会正式拉开帷幕。杉木林的灯光被点亮,音乐响起,现场氛围瞬间被点燃。大家围坐一起,品尝美食,畅谈这两天的难忘经历,为此次研学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别样的体验。此次活动将我们的图纸转化为现实,希望我们的设计能够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建西镇的发展。”同济大学建筑系陈宇焘说。
“这次同济大学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在建西镇落地,我们同步策划成一次研学活动,它是同济大学与建西镇产业策划的深化。这两年,建西镇持续链接同济大学的资源,搭建文创和科创双创平台,创新社群营造,目前已逐步显现成效。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创新引领,构建乡村振兴新动力。”建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蔡华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