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后浪推前浪,在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企业家正在革新理念、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同时关注年轻力量的导入,让企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走访期间,南平市政协领导鼓励委员企业坚定发展信心,专注核心业务,深挖发展潜力,做大做强产业,并积极帮助对接有关部门,提出行业人才引育留用等解决措施。
发展新质生产力 带动共同富裕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守护绿水青山,培育新质生产力,探寻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对加快南平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只鸡”闻名全国的光泽,2025年圣农集团和关联企业陆恒集团投入3.1亿元,帮助光泽的乡镇引进设备,定制专用的自动脱骨设备,建设乡镇级脱骨鸡爪加工厂、村级脱骨鸡爪加工车间,让青壮年劳动力在家乡就业。南平市政协委员、福建陆恒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陈飞脸上洋溢着对新项目的期盼,希望政府在厂房准备、劳动力组织、技能素质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企业争取两年内实现年产能6万吨、产值30亿元,共同谱写南平乡村振兴共富的新篇章。
在“一粒米”香飘万里的浦城,浦城县闽越山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安森望着绿油油的稻田表示,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他将秉承生态优先、科学种粮的理念,带动粮农增产增收,让更多人吃上绿色健康生态的高品质浦城大米,同时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资金、人才等的支持力度,共同守护粮食安全。
在“一片叶”享誉中外的武夷山,南平市政协委员、武夷山市桃渊茗茶叶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邴贵君提出,依托闲置村部、小学建设“共享茶厂”,通过设备共享、空间共享、技术共享的方式,为茶农提供代加工服务,帮助茶农提高收益。从事茶叶生产销售的市政协委员叶雄英、叶素娟、朱祥等10多名委员也建言,加大茶科技项目落地、观光工厂建设、茶叶品牌宣传的扶持力度,共享绿叶变金叶的成果。
面对委员和群众的期盼,市县两级迅速行动起来。南平市政协围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开展重点协商调研,聚焦科技创新引领、科技人才引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重点,为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转型献力献策。南平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局、商务局等制订了专项措施,武夷山市在下梅村开始“共享茶厂”试点,光泽县对各乡镇脱骨鸡爪项目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对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