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团在书坊乡采风 蔡沁妍 摄
东南网4月27日讯(通讯员 林晶 蔡沁妍 宁宇 戴秋霖)近日,近20名来自全国知名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的资深编辑、作家、纪录片导演等文化领域精英齐聚建阳,以脚步为笔、以见闻为墨,开展深度采风创作,用独特视角探寻建阳文化魅力。
采风团先后走进书坊、黄坑、麻沙、小湖、水吉及漳墩等乡镇,循着千年文脉探访建盏技艺,触摸建本雕版时光;漫步麻阳溪千载文脉文化走廊;深入茶乡,品味水仙醇厚与小白茶清韵。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绿色时报社文化版主编王江江表示:“我觉得建阳就是千年文脉和绿水青山遥相呼应,通过文化和自然的不断对话,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新的活力,我们回去以后一定把建阳的故事讲好,把建阳宣传好。”
在书坊乡康宁古街,采风团成员穿梭于青石板路与古色古香的建筑间,沉浸式感受建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朴的建本雕版、泛黄的小人书……大家在古街上非遗传承人的刀锋流转间唤醒墨香记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朱佩君说:“到了康宁古街,首先看到建本印刷,挺震撼的,走进小人书的王国,勾起我太多的童年回忆了。”
春末夏初的建阳,青山含黛,碧水潺潺。采风团漫步德懋堂,驻足仙牛湾观景平台,寻访杜潭山色、水景;感受响鼓水世界的活力,黄坑朱子林景区的厚重文化和坳头村乡村振兴新图景。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副主任、作家王必胜说:“碧山丹水的那种风景,特别的优美,绿树青草,建阳是个山清水秀好地方。”
“建阳是千年文脉之地,传承从哪里开始?从孩子开始,而且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我觉得咱们建阳做的真的非常非常好。所以如果让我写一篇文章,我会写书香进建阳,正因为知书、学书、懂书、传承,才是咱们建阳文化之地之所以能发扬下去的法宝。”纪录片导演、作家王海滨说。
4月24日,采风团成员们先后打卡了小湖水仙母树基地、水仙祖亭馆、漳墩小白茶母树基地、小白茶展示馆等地,在氤氲的茶香中溯源建阳茶史,深度了解水仙茶、漳墩小白茶发源地所承载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梳理建阳茶文化的传承脉络。
《中国作家》文学编辑部主任、作家俞胜表示:“今天我知道咱们建阳还是水仙母树所在地,还是小白茶的母树所在地,资源很丰富,还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不只是因为我们在建阳喝到美茶,茶水泡出的温度,我感觉更是建阳这个地方的人就给我们这种感觉,觉得是心与心的交流,让我感觉到特别温暖。”
采风团走进水吉镇,近距离观摩龙窑风貌,聆听其薪火相传的故事;走访现代建盏企业与匠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古法技艺与现代创新融合的实践成果,感受建盏产业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焕新的蓬勃生机。
“建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而且是一个人文景观历史深厚,包括很多的民间传承的工艺,我参观到的建盏企业通过商业进行二次的包装,二次腾飞,这个对于乡村振兴,是一个很大的提升项目。希望这个活动结束以后,我能用自己的作品来描绘我这一次的建阳之行。”《散文选刊·下半月》《海外文摘》执行主编蒋建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