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7日讯(通讯员 邱春静 江舜柏)金色的油菜花海中,游人三五成群,用镜头定格春天的美好;大棚基地里,孩子们拎着篮子,兴奋地采摘鲜红的草莓;柏油村道上,骑行爱好者穿梭在花海之中畅享运动的快乐;研学基地里,放下行李的学生正准备开启寓学于游的奇妙之旅……仲春时节,阳光明媚,走进日前被列入第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的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游客在花丛中拍照游玩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我们种了1500亩左右的油菜,主要选择了近两年试种过,花期长、产量高的几个品种,一年下来,每亩地可以产干油菜籽120到200公斤,每100公斤出油大概七八十斤,算下来一亩也能增收1000元左右。”山桥村种粮大户徐松和说,目前油菜花正在盛花期,每天都有许多游客来村里赏花拍照。
“五彩莲塘”油菜花彩绘 吴丹/摄
近年来,山桥村依托毗邻县城、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因地制宜培育“一袋米、一根蔗、一个棚”三大特色农业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当地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家风文化等资源,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据了解,2024年,该村种植水稻年产量值可达1500万元,山桥红糖年产值约500万元,现代化农业大棚年产值约1200万元,村财收入达102万元。
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四季不同的田园风光,也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入。如今的山桥村,不仅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还以马莲河两岸15公里漫游步道为主线,将谷满山桥、生态农业观光园、安全文化公园、红色文化旧址等分散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带。“以前,山桥的路是比较拥挤的,交会车都不方便。”村民张晓珍笑着说,现在村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不仅道路拓宽了,铺上了柏油,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感都大大提升,还建起凉亭、漫道、音乐喷泉等,住在家里就像住在景区一样。
山桥风光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两年,山桥村还争取到2600万元的乡村振兴贷项目资金,对村庄道路进行硬化并完成白改黑,同时,对部分墙体进行刷白、彩绘,进一步美化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山桥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琴介绍说,近期,村里又建起了40亩高标准农业大棚并投入使用。
据悉,日前,由山桥村闲置校舍改造的研学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不仅可以让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亲身体验具有山桥特色的农耕文化、家风文化等,感受家乡的大好风光,了解现代农业运行模式,为做好研学基地后勤保障工作,也为村民增加了就业岗位。“眼下,油菜花开得正旺,前来赏花、郊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山桥红糖、藕粉、土鸡蛋等农产品销售也稳步提升。”陈琴介绍说,今年,截至目前,已吸引游客超12000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600人,带动周边消费约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