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高山土豆成乡村振兴“金色引擎” 小土豆撬动大产业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25-03-21

村民正忙碌地进行开沟、栽种、覆土等作业,为今年的土豆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曾大龙/摄

东南网3月21日讯(通讯员 曾大龙 余长青)春分时节,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机。3月20日,在政和县澄源乡前村村打石凸自然村,政和县巨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土豆种植基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十余名村民正忙碌地进行开沟、栽种、覆土等作业,为今年的土豆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我们计划种植150亩高山土豆,今天有15名村民帮忙。”合作社负责人许清灶信心满满地介绍道,“我们这里种出的土豆,香味浓郁,口感软糯,特别适合做成土豆饼,深受消费者喜爱。去年我们种植了100多亩,亩产量达3000斤,线上销售每公斤均价5元,供不应求。”

政和县地处闽北山区,拥有镇前镇、杨源乡、澄源乡三个高海拔乡镇,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连片高山台地,平均海拔880米。这里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在15℃至18℃之间,土壤富含锌、硒等矿物质,为高山土豆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政和县依托独特的高山气候和土壤优势,大力发展高山土豆种植产业,不仅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更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

“土豆是喜凉作物,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7℃到19℃之间。”政和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宋小敏介绍,“目前,平原地区的大棚土豆已经上市,而高山区才刚刚开始种植。我们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土豆生长。”

澄源乡作为政和县高山土豆的核心产区,近年来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土豆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县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合作社和农户提供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指导,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土地“把脉问诊”,确保土豆品质。

政和县是“中国高山蔬菜之乡”,2024年,全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包括复种)达7.6万亩,其中高山土豆种植面积达1.3万亩。高山土豆产业的发展,是政和县做好“土特产”文章的一个生动缩影。

“我们始终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政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连火灶表示,“土豆既是蔬菜,也是粮食,推动土豆规模化种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我们还积极对接省农科院专家,探索葡萄园套种大豆、吊瓜园套种土豆等新模式,为粮食安全开辟新路径。”

下一步,政和县将继续实施高山蔬菜现代农业工程,打造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新高地”,培育高山蔬菜区域品牌,并积极申报“政和高山土豆”国家地理标志。同时,推动土豆深加工产业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让“小土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