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18日讯(通讯员 庄妍 黄巍)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土壤,知识产权是创新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建阳区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宣传,积极推动企业开展专利质押融资工作、盘活知识产权资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指导申报专利奖、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知识产权项目,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福建省庄禾竹业有限公司里工人正在作业 黄巍 摄
3月14日,建阳区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福建省庄禾竹业有限公司,指导企业准备申报材料。近期,庄禾竹业获得了“阻燃竹板的制备工艺”专利,为了更好地促进专利成果转化运用,建阳区市场监管部门鼓励企业参与南平市专利奖申报。
建阳区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产业促进股股长张晶说:“许多企业虽手握专利,但未能将其有效运用转化。如何使其落地生产线,需要我们通过政策引导和具体指导,助力企业实现转化。”
据了解,庄禾竹业是一家专业从事户外景观竹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的企业。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企业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目前拥有相关知识产权共计19项,去年销售额超9000万元,预计今年一季度产量同比增长60%,发展前景广阔。
福建省庄禾竹业有限公司里工人正在作业 黄巍 摄
“建阳乃至南平的营商环境非常优越,我们落地后,得到众多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不管是补助项目,还是品牌建设,都离不开政府助力。我们也希望把品牌做强,为福建省、南平市竹产业争取更多市场份额。”福建省庄禾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品才感慨道。
近年来,建阳区市监部门立足职能,主动作为,通过一系列行动,全力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张晶介绍道:“我们始终围绕‘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职能定位,以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通过知识产权、质量、品牌,多点发力,积极开展‘入企帮扶’,让企业能够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并通过指导企业申报专利奖、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和认定这些项目,让企业能够办事更顺心、经营更舒心,营造更暖心的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建阳区共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南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4家。辖区企业累计获得福建省专利奖5次、南平市专利奖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