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农:书写乡村振兴共富篇章

来源:福建日报 | 作者: | 时间:2025-03-14

2018年12月,光泽县成功脱贫摘帽,成为全省首批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18年至2021年,圣农集团组团式带动光泽县3个乡(镇)32个行政村实现乡村振兴,村财增收最多的村收入达280万元,增收最少的村收入也超过10万元;

2024年底,光泽县新振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分红,止马镇的10个村每村分得20万元;

2025年春节前夕,光泽县鸾凤镇十里铺村的683名村民每人收到了2000元的分红,总计金额达136.6万元;

2025年2月25日,光泽县崇仁、鸾凤、杭川、司前4个乡镇的乡村振兴项目——脱骨鸡爪厂一期项目正式全面投产。

……

翻阅光泽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共同富裕”的实践日志,圣农集团的印记格外醒目。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民营企业是共同富裕事业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近年来,圣农集团积极践行和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创新性地实施联农带农机制,围绕白羽肉鸡产业链,鼓励支持村集体兴办、联合创办工厂,让广大农民分享到产业链增值的收益,以实干担当书写乡村振兴的“共富篇章”。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在这里工作挺好的,离家近,工作劳动强度小,工资收入稳定,每个月在4000元左右,工作环境也挺好的。”华桥乡官屯村村民黎小红说。

“在公司饲养场上班,我们觉得很幸福、很快乐,这里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工资及时发放,从不欠薪,福利也好。”司前乡台山村村民何培玉说。

“我就是工厂附近的村民,在这里上班,每月工资3500元到4500元,还可以照顾家里,我很满足了。”李坊乡李坊村村民陆兰花说。

……

离家近、能顾家、工资稳定、福利好,是圣农集团生产一线工人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也是圣农集团以产业带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共赴振兴的真实写照。

1983年,傅光明在光泽县鸾凤镇十里铺村创办了一家个体养鸡场。转眼42年过去了,圣农集团已从一个小养殖场,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企业。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圣农集团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集团有责任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圣农集团创始人傅光明的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现实情况也的确如此,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带动老乡增收致富,助兴乡村振兴,圣农集团不遗余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振兴乡村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者。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农村里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来说,更是如此。于是乎,圣农集团一有项目投产,傅光明首先想的就是如何帮助村民拓宽就业渠道,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

多年来,圣农集团立农村、干农业、带农民,在福建、江西、甘肃、安徽、河南、上海300多个建制村建工厂(收购工厂),为当地农民提供培训与就业岗位,带动多省饲料作物种植。在集团3万多名员工中,农民占80%以上,特别是总部所在地光泽,每3个劳动力就有1个在集团或乡村振兴工厂上班,村民年平均收入达6万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