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11日讯(通讯员 刘木香)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金融安全已成为守护群众“钱袋子”的重要防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农行南平分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聚焦“一老一少一新”等重点群体,积极构建“银发护航”“幼苗培育”“新市民赋能”的“三位一体”的消保金融知识宣教体系,以精准化、差异化服务,将消保金融知识普及到寻常百姓。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20余次,触达重点人群约3000余人次。
银发护航:为老年群体筑牢“防骗金钟罩”
“叔叔、阿姨,你们知道吗?这种‘高息理财’的链接千万不能点开!”近日,农行南平武夷山支行青年志愿者走进武夷山老年大学,通过情景短剧等方式,将“保健品投资”“冒充公检法”等诈骗套路,为该所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与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为老年学员们送上实用满满的“金融干货”。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化身“金融讲师”,通过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常见的金融诈骗手段,从非法集资陷阱到电信网络诈骗套路,桩桩件件都引起老年学员们的高度关注。
互动环节中,老年学员们踊跃提问,就生活中遇到的金融疑惑寻求解答,工作人员耐心倾听、细致回复。有学员感慨:“这些知识太有用了,以后接到可疑电话心里就有底了。”
此次宣传活动,现场解答养老理财、电子支付、电信诈骗等咨询40余件,极大提升了老年大学学员们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未来,该行还将持续开展类似活动,将金融知识送到更多人群身边,为构建安全和谐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幼苗培育:助力青少年系好“安全第一扣”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钱也是有分真假的。”3月7日,农行南平政和支行的工作人员带着满满的爱心和责任感,围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主题走进政和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这些特殊的孩子普及基础的金融知识,提升他们的金融安全意识,为他们未来的生活保驾护航。
当天,农行南平政和支行的工作人员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宣传内容。他们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形象的视频以及互动小游戏,向学生们讲解了如何辨别真假币、银行卡如何正确使用以及电信诈骗如何防范等实用的金融知识。
“原来钱也有真假之分,今天我学会了怎么辨别假币,以后就不会被骗了!”一位小朋友在活动中兴奋地说道。另一位小朋友则表示:“我终于知道密码的意思了,密码就是不能随便告诉别人的秘密。”这些简单而实用的金融知识,对这些特殊的小朋友而言就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保障。
“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不是简简单单一句“冰冷”的口号,而是该行一直以来践行的社会责任。未来,该行将继续强化责任意识,用实际行动守护持续守护这些“折翼天使”的金融权益,为他们融入社会、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更多更加坚实的金融保障。
新市民赋能:为城市奋斗者架起“金融桥梁”
家政服务行业作为“新市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有效提升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金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金融消费环境。3月3日,农行南平建阳支行组建专项服务团队,赴南平市建阳区佳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该行工作人员围绕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展开,深入普及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帮助“新市民”了解自身所拥有的权利以及如何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活动现场还强调了金融产品、销售渠道与目标客户的“三适当”原则,进一步引导“新市民”树立理性的投资观念,提升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活动现场,该行工作人员还同步为“新市民”推介养老金开户、“共有产权”房按揭贷款、“惠农e贷”等普惠产品,切实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与此同时,该行还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初步达成后续举办60人规模金融知识大讲堂的活动意向。
“一老一少一新”是社会的温暖底色,更是金融消保的重点关注对象。未来,农行南平分行将持续深化精准宣教、优化服务模式,以金融之力护航老年群体“夕阳红”、特殊儿童的“成长路”、新市民的“安居梦”,共同构筑安全、诚信、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