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10日讯(通讯员 柯聪 何周超)春风轻拂,菜心盈筐。3月6日,浦城县万安乡后阳村的160余亩板蓝根菜心迎来第一茬采收。清晨8时许,村民徐姐和收割团队一起走进青菜种植大棚,手持小镰刀,挖取菜心、修剪根部,忙碌中收获满满。
板蓝根菜心丰收 浦城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一天能采400多斤菜心,每斤7毛钱,收入近300元。”徐姐笑着告诉笔者,由于家中孩子需要照顾,她无法外出打工,如今得益于村里的板蓝根菜心种植项目,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福建米优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青菜基地里,像徐姐这样的务工人员,每天有二三十人,高峰期可达40余人。公司负责人严荣弟介绍,今年,该公司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种植了300余亩板蓝根菜心,邀请专业的种植团队入驻,还带动本地村民就业,年用工达1500人次。
2023年,严荣弟与农九(福建)农业有限公司签订《板蓝根菜心种植订单合同》,按照科学种植标准,成熟后的板蓝根菜心由甲方公司统一收购。“种植多少收购多少,基本没有不合格的。”严荣弟自豪地说。
板蓝根菜心丰收 浦城融媒体中心供图
万安乡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让传统的“小季”转变为收益可观的“大季”?近年来,万安乡通过党建引领,加强土地流转,实行村合作社的统一管理经营,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农业产业新项目。目前,该乡已发展有机蔬菜种植、水库生态鱼养殖、休闲旅游等多种产业。
后阳村是万安乡的重要农业生产村。近年来,万安乡依托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南浦溪水资源,大力发展板蓝根菜心种植。2024年初,后阳村与种植大户严荣弟合作,通过统一提供种子、育苗栽植、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等配套服务,扩大种植规模,让板蓝根菜心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
“乡里从土地协调到招工用人,都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后阳村党支部书记王树莲表示,这为村里发展板蓝根菜心产业增添了信心。
采收后即进行垄地 浦城融媒体中心供图
除各种支持和帮助外,板蓝根菜心良好的市场前景也是要素之一。严荣弟种植的板蓝根菜心在专业团队的管护下,每年可产6至7茬,每茬亩产2000余斤,按每斤2元的收购价计算,亩均收入超5000元。此外,严荣弟说:“甲方公司正在研发板蓝根西兰花、包菜等新品种,计划今年推广种植。”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万安乡坚持绿色农业和生态养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围绕“发展绿色产品,培育精品品牌”目标,将板蓝根菜心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尽心尽力做好服务,为当地种植大户解决资金、灌溉等难题,助力绿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万安乡宣传委员黄加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