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舟载梦 “廉”航致远

来源:松溪县纪委监委 | 作者: | 时间:2025-03-10

二十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深化拓展金融、国企、医药等重点领域反腐,严查政商勾连、新型与隐性腐败,坚持受贿行贿同查,深化以案促改。腐败顽固反复,纪检监察工作既要铁腕“治已病”,更要弘扬廉洁文化“治未病”,将正风肃纪融入日常,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铲除腐败滋生土壤。

监督“不打烊”,密织“反腐网”。监督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前哨,必须织密织牢防腐“防火墙”。古人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腐败问题往往从“小微权力”滥用开始,逐步突破底线,形成系统性风险。因此,要紧盯“关键少数”,深化政治监督,精准监督权力运行重点环节,确保金融、国企、医药、基建工程等领域的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在此基础上创新监督方式,强化科技赋能,依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筛查,精准发现腐败问题,提高监督效能。此外,要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健全信访举报机制,让人民群众成为反腐的“千里眼”“顺风耳”,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制度“不掉线”,紧扎“权力笼”。反腐败斗争不能依赖“运动式”整治,必须用制度筑牢防线。正所谓“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要构建科学严密的权力运行机制,一方面细化权力清单,明确职责边界,防止权力滥用。另一方面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建立全过程监督机制,让重点行业、关键岗位的腐败行为无处遁形。此外,要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斩断利益输送链条,坚决铲除政商勾连的“潜规则”。通过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震慑效应,真正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作风“不懈怠”,高悬“廉政剑”。制度约束能防腐,但思想建设才是固本之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廉洁家风,发挥“头雁效应”,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示范。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要创新廉洁文化载体,通过建设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洁家书”征集、制作警示教育片等方式,推动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同时,充分利用短视频、漫画、微电影等新媒体手段,让廉洁文化更加生动鲜活,增强年轻干部的思想认同,让崇廉拒腐成为价值共识。

党风廉政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不能有丝毫懈怠。纪检监察工作不能止步于“打老虎”“拍苍蝇”,更要让廉洁成为社会共识。唯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监督常在、制度常新、文化常明,才能让腐败无处遁形,让清风正气不断充盈,让权力真正用来为民造福,而不是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吴振伟)